返回真章五十三章 全宇宙的努力 新(第1/2页)  龙珠之再战未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亚德特拉星人的瞬间移动,是与空间技术完全不同的一种类似魔法一般的“技术”——瞬移前后的和终点附近,都不会有一丝重力搅动的波澜。

    而亚德拉特星人的瞬间移动最大的限制,在于必须通过气息进行定位,于是乎,一个致命的矛盾,出现了——要想到达九十八兆五千亿光年外,就必须要感应到九十八兆五千亿光年外的某个气息才行,可要想气息出现在九十八兆五千亿光年,就必须有人赶到那里……

    逻辑链,像一条回环互咬的蛇,貌似封死了所有的可能性,无情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不过,在宇宙抹消危机的重压下,人们还是在拼命寻找着最后的可能。

    除了亚徳特拉星人的瞬间移动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瞬移,也就是神界的界王神一族所使用的,不需要定位气息的瞬移。那是能够无视任何距离,在宇宙间各地行进的,堪称是“神迹”的移动方式——由于力之大战明文规定,禁止神明力量介入干涉,故而,这种移动方式,一开始并没有被列入考虑。

    可在力之大战召开后的第二年,各文明同时收到了来自黄泉的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关于模仿亚徳特拉星人瞬移的跃迁引擎完成(第七宇宙联合将其命名为k驱动,也就是ki【气】驱动),大约三年后可以大量投入生产,这意味着,第七宇宙的增援舰队,将会普遍获得这种高性能的航行方法;而第二个消息,所带来的振奋,更是远在前者之上——黄泉世界,把模拟界王神一族万能瞬移的驱动引擎也开发了出来(第七宇宙联合将其命名为z驱动,也就是【终极】驱动)!

    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既然有了z驱动,k驱动,似乎变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了,毕竟,z驱动是能够无视气息定位,到达宇宙中任何地方的移动方式——但根据两大引擎的开发者,也就是决战会议主持人,黄泉科学家艾斯介绍,k驱动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并列装的量产型装备,而z驱动就不一样了,即便把剩余的六年时间全部投入,最多也只能生产一架,更令人丧气的是,z驱动不光光再现了万能瞬移的伟大,耗能较高的缺点,竟然也一并继承了下来——发动一次z驱动,大约需要消耗十五个银河系的能量,而世上也没有能够将这么大能量的残余冷却的手段,因此,所谓的z驱动引擎,仅仅是个需要献祭十五个星系的一次性用品罢了!

    只能发动一次,而且需要消耗如此庞大的能量——z驱动的价值,似乎又大打了折扣。

    不过,艾斯本人立刻提出了两个将z驱动效用最大化的意见。

    第一,是建造一艘尽可能巨大的宇宙飞船来转载z驱动引擎——既然只能发动一次,那就尽可能多的利用好这一次传送吧;

    第二,在z驱动引擎飞船上,装备气息放大装置,在飞船通过z跃迁到达九十八兆五千亿光年外的增援点后,立刻将所有人的气息集中于一点,将其放大,这样,其他所有只装备了k驱动的船团,就能通过定位z驱动引擎飞船上的气息,进行k跃迁,最终实现大会师。

    搭载z驱动的飞船先行,搭载k驱动的船团跟进——艾斯提出的两段式推进,很快就被第七宇宙联合最高决策层采纳,并作为核心战战略方案被启动,在后来的数年中,全宇宙所有种族的总动员,也正是为这一战略而启动的。

    首先是一切战略的原点——z驱动引擎本身(其实过去孙悟空在艾斯处修炼自在极意的时候,就亲身体会过z驱动的雏形,并极力称赞),宇宙各地的科学家在界王的协调下,被源源不断地投送到黄泉世界,参与引擎的完善与稳定。

    其次则是将要搭载z驱动的超弩级宇宙船的建造,其大小,从最初的月球尺寸,不断被修改,向着地球、甚至木星尺寸靠拢。宇宙船的船体部件,由数百颗行星承办,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