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第2/3页)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策论没答的,或者字迹不清的直接筛掉,然后再将格式不对,有忌讳的筛掉,这才把剩下学子的试卷拿出来,让十位教习先领走帖经和杂文的试卷,三位才坐在案牍前,开始阅卷。

    江知府看着还没改就被筛下大半,有些尴尬的说:“吾沂州府的文教,还是有些不足。”虽然考生考的差不是他的问题,可身为一府之主,文教也是他掌管的范畴,所以他也得担责。

    沈茹摇摇头说:“江知府过责了,哪里的院试不是学子只要过了童生,就拼命的来考,哪怕明知道自己没这实力,也想来碰碰运气,所以考卷水平参差不齐,也不足为怪,再说,北地本来就缺少名师,甚至连书籍都多有不全,这些哪能怪到江知府身上。”

    江知府也知道这事本来就怪北方底子弱,可在上司面前,主动承担责任要比推脱强多了,既然上司都不怪他,那自然就放心了。

    三人快速的阅着试卷,每人将每张试卷看一边,打上一个记好,画x的直接去掉,画圈的接着传给另一个人,三个人看后,三个人都画圈的,留到最后定名次。

    三人用了两天,才把上千份策论看完,从中选出二百份,又综合帖经和杂文的成绩去掉一百份,最后剩下一百份,用来排名。

    第三日,到了最后定成绩的时候,沈茹江知府和萧山长松了一口气,两天的时间,他们看了上千份试卷,如今,终于可以快要结束了。

    沈茹让人将一百份考官平放在屋里的案牍上,看着摆满屋的试卷,沈茹先挑出二十份一看明显就有不足的试卷,扔了出去。

    然后说:“剩下的,咱们开始排名吧!每人挑二十份,然后排好,最后咱再定名次。”

    江知府和萧山长点点头,然后就在屋里开始挑考卷。

    江知府挑了两个写的不错的,拿着放在手里,就接着往前走,走了两步,就看到一份熟悉的考卷,江知府的脚一顿。

    之所以对这份试卷熟,倒不是因为他通过字迹认出了是谁的试卷,而是前天改卷时,他看着这份试卷做的非常不错,就按流程画了个圈,然后就递给了旁边的沈学政。而沈学政看到这份试卷,就愣了一下,然后才开始改。

    虽然沈学政愣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江知府还是注意到了,今天再看到这份试卷,不由心里嘀咕:难道这份试卷是沈学政认识的人写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江知府还是把这份试卷拿起来,这份试卷做的不错,绝对可以上榜,要是真是沈学政认识的,那肯定是他那一层次的人,说不定是哪位大人的晚辈回祖籍科考的,说不定可以趁此拉拉关系。想到这,江知府又把这份卷子放到了第一个。

    一个时辰后,三个人每人拿了二十份卷子出来。院时五十名,就从这六十份试卷中选出。

    沈学政对其他两人说:“先出案首吧!”

    说着把自己排的第一的试卷放到案牍上。

    萧山长点点头,也把自己排的第一个放上去。

    江知府也把刚才自己拿的那份试卷放上去。

    然后三人开始对着点评这三份试卷。

    萧山长年纪最大,故先开口说:“这三份考卷无论破题,文采,书法,都是上上之选,要老夫看,都可堪案首。”

    另外两个点点头,然后萧山长接着说:“沈学政手里这份,立意新颖,文采还可以,只是字迹,稍显不足。”当然也不是字不少,只是三分一对比,就看出不足。

    沈学政点点头,说:“萧山长点评的很是。”

    萧山长抚了抚胡子,接着说自己这份,说:“这份文采极佳,书法也还可以,只是有些老生常谈。”

    萧山长说完自己这份,又开始点评江知府这份,说:“论破题,这篇不算新颖,但言之有物,文采不错,书法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