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第2/3页)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看着黑压压的一片人,林泽唬了一跳,惊讶的说:“这个怎么这么多人,比县试还多?”

    林清掀起马车的帘子看了看,说“县试只是一县的启蒙学子,而院试却是沂州府兖州府徐州府三府一起,而且县试的学子一般只要两三次考不过,就会觉得没有读书天分,直接放弃了,但来考院试的,前面已经考过县试和府试了,只差一脚就迈进秀才了,哪怕五六次不过,很多人也不放弃,所以历年积累下来,怎么可能不多,你看看旁边那个老大爷,比我爹还大,还在考。”

    林泽转头看了看,果然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家,正在儿孙的服侍下,等着考试,不由感叹到:“怪不得人家都说老童生,老童生。”

    “不过,怎么是三个府,不是咱沂州府?”林泽问道。

    “府试才是一个府的考试,而院试,其实是一个区域,咱沂州府和兖州府徐州府是一片,每次院试,在三府之间轮着,上次是徐州府,这次是沂州府,下次就是兖州府,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这次考的一个原因,毕竟这次院试在家门口,要是等下次,就要去兖州府考,那样就远了。”

    正说着,卯时一刻到了,府学的大门开了。

    数千名童生赶忙聚拢到府学门口,开始在衙役的安排下排队,打算依次接受初查,进入府学。

    林清也跳下车,摸了摸怀里的考引,对林泽挥挥手,说:“哥,我去了。”

    林泽对林清握了握拳头,说“尽力而为。”

    “知道了”林清边说着,边走到队伍后面跟着排队。

    在四名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四个考区,又在门口再次接受军士的搜身检查后,方才最后进入考棚,按考引寻到自己的号房。

    林清进入号房后,外面的军士关门落锁。

    林清打量了一下号房,看着这不足三平米的号房,叹了口气:从这一场开始,以后的科考,就要在号房进行了。

    伸手摸了摸椅子和桌子,发现虽然看着挺旧的,却没有多少灰,看来在之前有人专门打扫过了,林清放下心来,坐在椅子上,等着监考官发试卷。

    院试的监考官,是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简称学政,俗称学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岁科两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官员。学政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林清脑中过了一遍主考官的信息,不由感叹:这古代能做主考官的,果然本身都是硬点子!

    没一会,外面渐渐亮起来,林清从桌前的小窗口,看见几个官员带着几个手捧试卷的军士,一个号房一个号房的往里递试卷。

    到了林清的号房,一个官员拿着绑了红绳的考卷,从小窗户中递进来,林清赶忙起身,双手接过,并躬身行了一礼。

    官员点点头,带着军士去发下一个。

    林清拿到试卷后,就把试卷小心放到桌子上,然后坐下,拆开红线,把试卷展平,开始看题。

    第一场是帖经,要求通三经以上,通五经者为上上,《孝经》和《论语》为必选;大经的《礼记》《左传》可选一,也可都选。中经的《诗经》《周礼》和《仪礼》可选一经或二经。小经的《易经》c《尚书》c《公羊传》和《毂梁传》可选一经,按指定段落默写。

    林清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一遍,松了一口气,虽然这个学政出的题量有些大,但却没有什么偏题怪题,比起他上一世的那个变态学政好多了。

    林清看完试卷,就把试卷平放到回桌子上,揉了揉眼,现在外面,号房里的窗户又有些小,看的有些费眼。

    而且为了控制统一考试时间,现在还没有发笔墨纸砚,就算想做也没法做。

    于是林清将试卷放在桌子的一边,打算先闭目养神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