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讨口风(第1/3页)  九流手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家在天津卫是有名的三世善人,向来乐善好施,得了个“海河呼保义”的名声。他们家的少爷通匪,衙役们是万万不信的。海张五这分明是诬告。

    但如今海张五是三品大员,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知府衙役哪里敢忤逆海张五的意思,赶紧按照海张五的吩咐,将何少爷收押在监,等候调查。

    见官府拿了张少爷,海张五又暗中使弄钱财,没过多久,何少爷就在牢中屈打成招,承认自己私通了粤寇。

    既然何少爷本人招供,知府衙役也不好再说什么。私通粤寇可不是等闲的罪过,天津知府都无权审理此案,只能把何少爷押进京城,交由三法司处理。

    何少爷私通粤寇的消息,很快在天津城内传的沸沸扬扬。大半个天津城都知道,海张五和何家的少爷有隙,这是海张五借着机会,公报私仇。

    海张五和何少爷的间隙,那要从海张五发迹前说起。

    海张五是穷苦出身,十几岁的年纪,就“开逛”做了混混,风里雨里十多年,才逐渐混成了黑白通吃的大盐枭。

    天津人认为,“混混文化”是天津独有的亚文化,甚至还有许多热血青年以此为傲。其实不然,全国各地的社会闲散人员,耍狠斗勇的方式都差不多,只不过是称谓不同。

    天津的混混讲“开逛”,东北的胡子讲“立棍儿”,到了东方巴黎夜上海,拄着文明棍的流氓们,讲究的是“拨台倒柱”。

    所谓开逛,就是混混们的自我宣言,从今天起,我某某某就不做好人了,我立志要当一个杂碎。

    当然,如果混混满街喊着堕落宣言,必然没有人怕他,这个时候,就需要上演一出苦肉戏了。

    混混想要扬名立万,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卖打”。

    想出名的混混找一个富得流油的大商行,往门口一躺,喊一声:“来呀,打爷一个四面见线。爷要是吭一声,爷跟你姓!但你要是打不死爷,从今完后,商行由爷护着了。”

    四面见线,原本是木匠的专业名词,用来形容木方质量好,楞是楞c角是角。

    后来这个名词被混混们剽窃了去,指的是翻来覆去c四面挨打。

    商行的伙计一听这套说辞,就明白这是来卖打的了。

    混混送上门来,商行的伙计们还真的不得不打。如果不理他,混混堵着门,一连多少天都别想做生意。要是好言好语的相劝,再许以钱财,其他的地痞无赖就全都知道这家商行的钱好拿,以后就更别想安生了。

    遇到这种情况,商行的伙计们都不会客气,摁住了混混往死里打。混混要是喊了一声疼,他就算丢人现眼了,别说欺负不了百姓收不了钱财,就是其他混混看见了,也得给他一顿老拳,因为他给混混丢人了。

    上海流氓们口中的“拨台倒柱”,和天津混混的卖打如出一辙。只不过流氓们讲究的不是四面见线,而是扎刀子c烙肠子。

    早年间上海大流氓杜月笙,就是在赌场拨台倒柱发的迹。

    上海流氓的故事暂且不说,单说这海张五十几岁出来“开逛”,选中的地点,就是何家把持的货运码头。

    海张五把自己的混混宣言一说,往地上一躺,一手护着脑袋,一手护住胯下,示意码头的伙计们快来打他。

    当天何家的少爷正好也在码头帮忙,看到有卖打的混混,何少爷一点儿也不含糊,领着伙计们,给海张五叮咣五四一顿打。

    他本以为,把这混混打怕打跑,这场闹剧也就收尾了。没想到今天遇到的海张五,和寻常的混混真的不一样。

    这一顿老拳真的够受,打的海张五浑身的骨头吡哩叭喇的作响,什么叫肋巴扇c什么叫尾巴根,全都打的稀碎。

    可就算是这样,海张五始终不喊一句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