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扑朔迷离(第1/2页)  尖锋少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答案就在眼前,他们没有马上打开书架,姜参谋长先向军委汇报了情况,请示军委是不是派人来,亲自拆开被子,看看信的内容。

    军委的决定和以前对信的重视的态度大相径庭,只有一句话:

    “把信交给刘将军。”

    费了这么大的劲,把信给王贵就完事了?怎么说这信也是首长当年亲自给他们的。大家觉得这么多年这么重视这封信,花这么大的精力,用这么精干的力量寻找刘虎,难道不想知道这几封信的内容?还是已经知道了信的内容?不管怎么说,总让人觉得有点虎头蛇尾。

    究竟一开始找刘虎和现在他们找这几封信到底值不值?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命令没有走样,当年寻找刘虎就是为了送这封信,现在也一样,把信交给王贵。

    果然没有什么悬念,在每个被角都有一封信,就好像事先约好了似的,竟然每封信占一个角,四个人谁都没有发现别人的信。令大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四个都不约而同的把信缝在这个被子里,而不是放到保险柜等更隐秘的地方呢?

    拆开最后一个被角的时候,他们隐约看到被角上有很淡的字迹,这可是个重大的发现,拿到灯光下仔细辨认,原来是“刘虎”两个字。他们都把目光投向王贵,王贵平时喜怒不形于色,一副嘻嘻哈哈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现在也有些动容,轻轻的着被子的手竟有些颤抖。

    大家都猜到了,也明白了,这是刘虎当年盖过的被子。可能几个人是想没有找到刘虎,也不知道刘虎还在不在,把信放在刘虎唯一留下的被子里,就算是把信交给刘虎了。

    大家不知道缝信时每个人的心情,但能够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谊,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壮!

    王贵打开了信,每封信都是一样的,是用毛笔写的一首没有标题的七言诗:

    赵氏十二留箴言

    阿瞒用兵许昌边

    天外若有神仙府

    桃花园里好种田

    从字面上看诗写的很一般,没有什么文采,笔迹也不像是首长的,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让刘虎看这样一首诗,是不是这首诗有所指,或者和刘虎有什么约定,只有刘虎才能知道其中的含义。大家都看着王贵,看他怎么解释。王贵看了一会说:

    “这首诗说的是屯田,根据当时的情况看,红军的粮草补给一直很困难,到达延安后,红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边区政府,后方机关人也越来越多,首长就有屯田的意思,改善红军经济状况,给我这封信大概是想让我物色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我没有看到这封信,当然也没有去完成这个任务。后来,你们知道的,著名的南泥湾,红军就在那里屯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李老,姜参谋长和楚月对诗歌没有什么研究,但对历史人物还是知道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曾命人在许昌屯田。王贵说的应该是对的,可就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费那么大的劲去找刘虎,而且还当做是最高的机密,恐怕很难说通吧?可是,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胡静在他们中是学历最高的,而且学的就是军事历史,仔细的看了看这首诗,点点头说:

    “王贵说的对,这首诗前两句写的就是屯田。汉宣帝时,西北羌人发动武装叛乱,进犯过境,攻城掠地,残害百姓。年届七十的西汉名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亲自挂帅出征,在国库空虚军费不足的情况下,以一万军队实行屯田,保证了军队补养,坚守了边防,羌人的五万军队被陆陆续续的消灭了四万多,赵充国总结了屯田的好处,写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处,成为反映我国屯田制度的重要文献。

    “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