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4章(第1/4页)  新明一五六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隆庆元年就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的冯保今日虽做到了秉笔太监离宦官的巅峰就只差一步了,但他这一步等了六年了。隆庆二年十一月前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芳因忠言进谏,惹怒朱载垕,下狱。后在刑科都给事中舒化等以热审届期,请宥芳,乃得释,充南京净军。

    李芳下狱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空缺,按资历应由冯保升任,但朱载垕不知道怎么就是不喜欢冯保。加之高拱在陈洪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京城并以吏部尚书之职入内阁。高拱为了感激陈洪便向朱载垕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等到陈洪罢职,高拱又推荐掌管内官监的枉正补缺。按照规定,枉正是没有资格掌管司礼监的;而冯保知晓这背后的关元因此更加痛恨高拱。

    而今高拱被朱载垕加柱国之名,其地位也更加巩固和显赫。从高拱加柱国之勋那一刻时,冯保就已经意识到凭借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扳不倒高拱。他需要有共同目标的盟友协助方能达成自己的梦想!通过观察朝中局势他将目标锁定在张居正这位内阁次辅的身上!

    张居正因漕运之事,几近与高拱撕破脸皮;但最终因张朝横插一脚,使得海运和漕运之争得以妥协。而张居正对高拱也渐渐心生芥蒂。张居正在徐阶的安排下在隆庆初年入阁,一步一步地从阁员坐到今日次辅之位,虽说这或多或少有高拱的助功;但张居正的政治地位却始终排在高拱之下。因此,扳倒高拱,谋取首辅之位已经成为了张居正追追逐的最大的政治利益。

    在众臣僚及世人眼中高拱与张居正都有着济世为怀的志向,学术思想也都是提倡实学之术,就连二人对当下的大明朝弊政之见都大体相同。张居正的《陈六事疏》就是高拱的《除八弊疏》的执行策略!由此来看张居正本可与高拱组成相辅相成之阁僚关系,但却不想二人之关系已经到了如今这般水火不容之地。

    事情回到几天前一次朝会之上说起。为了趁着张朝被朱载垕派遣去辽东组建辽宁布政司之际,来巩固已经被边缘化的朱翊钧的太子之位。李贵妃与冯保及李氏父子商议之后像接着朱翊钧开蒙授学之际拉拢为当朝有权势的大臣来做太子的老师。几人几经商议最后将目标定在张居正身上。

    于是,冯保便找了机会与张居正见了一面;待冯保说明来意之后,张居正抬眼看着冯保心里不由得暗喜道:冯保对高拱可谓是恨之入骨呀!自从高拱自回京之后,就一直在为自己独霸朝廷而用着心思。而要想控制朝廷,就不得不进一步控制司礼监;而高拱担心冯保难以控制,向皇帝推荐了陈洪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而谁知陈洪能力实在太差,不久罢职。高拱又绕过冯保推荐了另一人枉正,原本到手的内相之位可就因高拱一直都从自己的手边溜走,对此可想而知冯保能不对高拱恨之入骨?

    张居正因海漕之争,已经与高拱算是对立了起来;双方都还算理智一直都维持这一种斗而不破的微妙局面。后来的朝政发展一再出乎张居正之所想,高拱借着张朝提议扩大开放海禁之际指示手下的给事中们再次提议开海运。

    张朝作为一名开海禁的坚定的支持者,自然是对高拱海运一事表示支持。而此事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看来,那自然是张朝与高拱穿一条裤子了。而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事件中张朝与高拱的相互配合更加深了这些人的这种思想。由此便引起了张居正的担忧,担忧那一天自己会向前几名内阁成员被高拱给排挤出内阁。

    而年初,高拱向朱载垕推荐原礼部尚书高仪入阁。这令张居正产生了极强的危机感。高仪嘉靖四十五年任礼部尚书,而其前任便是高拱。后因高仪家中失火,苦无经费重建,遂借住于高拱的家中。后因为疾病而致仕归乡。而今高拱推荐曾经有恩予他的高仪出任东宫讲读,这背后的用意恐怕就只有高拱知晓。

    那日早朝礼科给事中首先向朱载垕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