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心归何处 第七节 花甲海归(第1/2页)  心灵走失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大早,正在默诵经文的庄醒心突然接到何魁的电话,算起来,两人上一次通话已是两年多前的事了。

    “哦!何伯伯,您好,您还在慕尼黑?身体好吗?”

    “没有。我回来了,前天刚到家,昨天收拾收拾休息了一天。今天,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去看看萍儿。”老人后面的说话声低沉发颤,流露出强以抑制的伤痛。

    “真的?太好了。我看看公司的车在不在家,在的话我立刻去接您。”

    中午,庄醒心和堂哥在饭店为何魁接风洗尘。几大杯清香爽口的生啤酒下肚,渐渐驱散了上午的沉重心情,何魁也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谈起去慕尼黑定居又“海归”的经历。

    去德国之前,何魁就已经办好了定居手续。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走南闯北,适应能力强,会很快习惯德国当地的生活,而且那里还有华人圈。可是,去了之后他才发现,对他这个“老顽固”来说,完全不是那回事。尽管努力适应了两年,打从心底,他还是无法融入那个完全是异域色彩的陌生世界,无法忍受远离生养他的家乡和已融入骨髓的国内环境,因而,也无法接受自己成了一个呆头呆脑的异乡异客的现实。尽管女儿c女婿对他很贴心c很照顾,变着花样陪他,想方设法留他,可他始终无法排遣思乡之苦,也不想成为孩子们的累赘,于是,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一个人又飞了回来。

    说起慕尼黑,何魁打开手机里的相册,翻出几张照片,边让庄醒心欣赏,边介绍说:“这是慕尼黑市中心的玛利亚广场,是慕尼黑城最古老的广场,随处可见不仅是外国人也是德国人到慕尼黑的必游之地。广场中间的这根圆柱顶上,是头戴皇冠怀抱耶稣脚踏新月的圣母玛丽亚的金色塑像。这是广场北边的慕尼黑新市政厅大楼,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耸削瘦c刺破青天的锥状外观,炮弹型的拱门,半圆的拱顶,敦实的罗马柱,装饰华丽得几近纷繁,都显示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人的审美观,说是新,其实也有100多年历史了。塔楼上的大圆钟上午11点报时,中部阳台一样的房间里就会有二三十个跟真人差不多大的彩色人轮流出来,展现十六世纪威廉五世婚礼大典的场景,吸引民众驻足仰观。这是顶着洋葱头的圣母大教堂,看着不起眼,这可是慕尼黑的标志性建筑,还上过明信片呢。不过,我看它更像是戴着绿色尖顶帽的城堡,占据着德国人思维的制高点。”

    何魁喝了一口啤酒,举着啤酒杯,感慨地说:“还是国内的啤酒好喝,淡爽,德国的啤酒味太重。不过,在慕尼黑啤酒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当地的新闻话题,几乎每天都少不了啤酒。慕尼黑有世界上最早的啤酒厂c最大的啤酒吧c最出名的啤酒学校,据说,人均饮用啤酒量也是世界第一。有一句名言说,‘如果慕尼黑人的脑袋里面装的是哲学,那么他们的肚子里面盛的就是啤酒。’慕尼黑人吃东西比较随意,无所谓荤的素的,咸的淡的,烧的烤的,只要有啤酒就行。几个人围坐在大木桌旁,边吃边喝边聊,天马行空,随意说笑。有时,借着啤酒劲,唱歌起舞,其乐无穷,喧闹得甚嚣尘上。当年,希特勒就是在慕尼黑组建的法西斯武装冲锋队和党卫军,还搞过啤酒馆政变。”

    何魁拿过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指着一排圆拱玻璃窗上写有“hb”字样的建筑说:“呶,这就是那个啤酒馆,过去是皇家御用啤酒作坊,我进去喝过不少次啤酒。里面只有大厅,差不多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摆满了长条形的原木桌,进来不管男女老少,人手一杯啤酒,现场还有乐队演奏助兴。据说历史上很多名人包括列宁都来这里喝过啤酒,不过,真正让这座啤酒作坊闻名于世的却是纳粹希特勒。”

    吃完饭,借着醺醺酒意,何魁似乎忘了自己已经赋闲,一个劲地想去政务区工地,说要看看肖立龙干得怎么样。庄醒心明白何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