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份奏报(第1/3页)  皇城毒色:陛下,放开我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值午后,虽有阳光,却并不觉得温暖。皇城虽比边境暖和许多,但天也终究是渐渐冷下来了。皇上刚下了早朝,用过午膳。天短夜长,他不再歇中觉。只略略围着养居殿走了几步算是散食,然后便坐回了养居殿。

    他的案头摆着几份军报,最先到达的自然是鲁放的,连着两份,一份战前一份战后,中间只隔了一天。孟钰的军报是过了七天才收到的,驿马快传,即便是最快的速度也比鲁放的慢了四五日。最后到达的才是汴州军的,比孟钰的足足又慢了三日。

    通过这几分奏报,他在心中把整个战况刻画了个大概。有趣的是,孟钰来的奏报将大量篇幅放在了如何战前准备,如何排兵布阵,以及战况如何艰难,北周人如何勇猛,己方做出了如何的牺牲。对于汴州军的精妙阵法毙敌过万之事,只一带而过,也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汴州军此次表现出色,请皇上赏赐之类的话。

    鲁放的奏报则一贯是力求公正的语气,洋洋洒洒,整个过程很详实。从他的奏报可以看出,汴州军此次的移动军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他们最后参战的情况下,敌方的两万人伤亡有一多半是汴州军贡献的,而且他们的伤亡只有千余。如果这样的结果是立仁和虎丘军获得的,那孟钰的奏报必然又是“大捷”c“完胜”之类的说辞了。可惜加上立仁军和虎丘军,此次的胜利又显得不是那么明显,毕竟两军也付出了一万多伤亡的代价。

    其中占了重要篇幅的自然还有他和如辰在战中受了冷箭的事情。他谨慎地提到射箭的有可能是孟琨,但不能确定,并且将他们与孟钰战后的交涉详细地写了上去。其实皇上心里也很明白,射箭的必然是孟家兄弟,而他们背后的主使,自然就是那怀王府里退休荣养的六十岁老人了。他眼中满是阴霾之色,若是他能乖乖交兵解权,难道就不能搏个安度晚年?非要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影响西楚的气运吗?

    他目光下移,看到了如辰的署名。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如辰的字,上一次,是她递上来的五皇子同党名单,她抹去了陈千里的名字。此事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他嘴角微微上扬,苦笑了一下。

    如辰的字迹可以看出在刻意地收敛笔锋,力求工整,但仍是洒脱不羁。她七岁以后就没有再练过字,因此虽出身在好人家,写字有很好的底子,但这笔迹在饱学之士看来自然算不上好。但皇上的想法不同,他在冷宫里长大,虽有先皇后暗中照拂,但学问上打的底子自然比其他皇子皇女差得远。在他看来,如辰的笔锋里没有女子的娟秀,但有说不出的坦率和灵动,又透着一股少见的刚正。字如其人,当真是不假。

    他料到鲁放和如辰在军中会不好过,也料到他们一定会遭到暗算。以怀王的性子,他不会不知道抚慰使是去做什么的,也不会不采取任何行动。正因为如此,他才派了在他看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的鲁放和如辰。只是,心中仍旧是担忧啊!他垂下头,默默看着如辰的字迹。若是她有所不测,自己岂非对不起孟珞,对不起她的妹妹,还有天机堂众人?

    还有对不起他自己,他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放下吧,即便是多么深刻的感情,也只能成为过去。他捧起那页薄薄的纸,看着如辰的名字,良久,他将唇轻轻贴了上去。忽然想起了那一刻,在他决定放弃的那一刻,他轻轻吻了如辰的额头。他回味着那时的感觉,心,终究是慢慢的没那么痛了吧?

    王全安忽然进来了,他浑身一抖,匆忙放下奏报,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看着上面的字。

    王全安假装没看见,上来给他添了茶,轻声道:“皇上,赵昭仪有点不舒服,想请皇上过去看看。”

    “朕又不是太医!三天两头的不舒服!孟婕妤有孕的时候也没像她这么矫情!”皇上把袖子一甩,烦躁地吐了口气。这个女人!有孕前也算是端庄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