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偷鸡摸狗的朋友(第1/3页)  皇城毒色:陛下,放开我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孟珞一走,被她暂时压下的如致的事情就又涌上心头。她愁眉苦脸地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一口喝下去,才换上了夜行衣,往平康坊潜行而去。

    夜已深了,庄婶和如致果然还没睡。庄婶是因为知道如辰肯定会来,如致则是沉浸在兴奋中。

    与陈雅元在一处的感觉出人意料的好。此番在宏记茶楼相会,两人很默契地没再提起初次见面剑拔弩张的情形。陈雅元带来了自己谱的曲,让雅室里的乐女弹奏。如致于乐理上虽不通,却能准确的说出听到乐曲的感觉,以及哪里需要改进。两人合力改完了曲,让乐女一弹,果然婉转悠扬,如置身山水之间。接着便坐在一处谈天说地,从西楚各处的风土俗物,谈到诗词歌赋,再到各自平日里的生活。如致自记事起就没离开过皇城,读书上也有限。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如致津津有味地听陈雅元说。陈雅元还主动向如致介绍了自己家里的情况,末了又很随意地问如致道:“姑娘是世居皇城,还是从别处迁来的?”

    如致想了想,姐姐似乎没有说过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便道:“听我娘说我们是幽州人士。不过我自记事起就住在平康坊了,所以对故乡并无印象。”

    “不知令尊是何时亡故的?如此年轻,因何离世?”

    如致为难地皱起了眉头:“我对我爹毫无印象,听说我不满周岁父亲就不在了。至于亡故的原因,”她纠结了一下道:“我只听说是为人所害,但具体我也不清楚。”她倒是并非全然说谎,她只知道当年全家灭门之祸是因为她娘美名远扬被人垂涎,那人求而不得便痛下杀手。可是到底仇家是何人,庄婶和如致从未告诉过她。只是说仇已经报了,让她放宽心。她与如辰不同,当年出事时她还太小,自记事起就跟着庄婶。因此对林家的仇怨并无太强烈的感觉。何况她知道自己姐姐本领高强,庄婶也是深藏不露之人,因此全然信任两人,并未深究过过去之事。

    陈雅元看她确实所知甚少,也适时止住话题,又谈讲些别事。如致发现与陈雅元说话极其愉快,他并非传闻中说的那么孤僻,而且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有很多观点都很新奇,另辟蹊径。陈雅元似乎知道皇城子弟对他的评价,又解释道:“我父亲整日置身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之中,我在一旁看着都替他觉得累。我生性淡泊,且喜欢有话直说,不会弯弯绕绕。因此我很早就决定不走仕途,而是寄情山水,做个世外闲人。这皇城中的世家子弟,并非我孤高自许,而是实在与他们话不投机,所以甚少往来。比起应付这些俗务,我更喜欢焚香听琴,填诗作赋。姑娘是否会觉得我没出息?”

    如致笑着摇摇头:“我也觉得这些人真是怪累的。人生苦短,何必每天忙着尔虞我诈,相互算计?不管权利还是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须被它们所傅?要我说,此生我一要有一个知心爱人,白首不想离:二要养育一两个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三要有两三个知心好友,闲时共聚享乐:四要能在有生之年游遍这三川五岳,锦绣河山,这人生该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此生再无遗憾!”

    陈雅元微笑着看着她,如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低着头不说话了。陈雅元道:“正因我知道我与姑娘是一样的人,所以才诚心求娶的。”

    如致道:“你我见过两次,话都没说过,你怎知我与你是一样的人?”

    “因为只有姑娘眼里能看到,紫武河的夜景是那么美,那满天的孔明灯仿佛一盏盏明星。留园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处处都是好景致。那时我便知道,姑娘是和我一样的人。”

    如致想起两人见面的情景,不觉会心一笑,她对陈雅元的芥蒂也彻底解开,此刻再看陈雅元,前嫌尽皆冰释,倒多了几分知己的惺惺相惜。

    她回到家,还在回想与陈雅元聊天的情景,微笑洋溢在脸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