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节 莽撞(第2/2页)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这一股锐气就让皇帝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现在的大虞缺的就是这股锐气。

    “田弘正要来入朝了。”李旭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倾向似乎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这时候对魏博动手,不是正顺了封利贞他们的意?”

    “田弘正是田弘正,魏博田家是魏博田家,魏博镇是魏博镇。”韩瑞分析道:“田弘正想要入朝,借朝廷的声威帮着他儿子继承节度使之位,那是他的想法。田家经营魏博数代,开枝散叶,门内多有豪杰,田弘正要照顾他自己的儿子,田家别的人未尝不会有别的心思,当年的田弘正不就是干掉了自己的侄儿夺了这节度使的大位吗?”

    韩瑞停了一下,让皇帝消化一下他话语里的意味:“更何况魏博的那些骄兵悍将才是魏博跋扈自雄的根源,陛下节约国帑爱惜民力,削减各地兵力,不止神策军要裁撤,关中四镇也都要裁撤。”

    “裁减冗兵,这本来就是我朝的方略,魏博地处内地要津,兵马众多,肯定要裁撤他们。然而一旦裁撤,依着魏府牙兵的桀骜,必然也会动荡滋事,这一点无论节度使是田弘正还是王弘正张弘正都没有区别。”

    李旭含蓄一笑:“除非朕可以忍下来,像魏博节度使一样倾尽民力来豢养他们,不然他们早晚都是要乱的。”

    “正是如此,陛下圣明。”韩瑞说道:“河北跋扈诸藩镇,本身就是当年关东之乱悬而未决的叛匪,若以姑息手段草草将就,那便是埋祸后人,纵然可以稳固十几年,朝廷稍微露出倾颓之势,原本隐含的矛盾便会集中显现,之前所花的功夫也就成了无用功。”

    “微臣之前总结关东乱后诸藩镇反复不断时恭时叛的原因,那便是朝廷不够果决,总是留下祸患的缘故。”

    “所以?”

    “陛下可知道白玉京中的说书人是如何形容陛下的?”

    韩瑞话锋一转,转到了白玉京的说书人身上。

    白玉京乃是一座人口近百万的大城市,市民生活十分丰富,其中一项娱乐就是坐在茶馆酒肆听书。

    白玉京的酒肆之中往往都有说书的艺人存在,有的是店家出钱雇来吸引顾客的,有的是游走各店卖艺的。下面的客人喝茶吃酒,上面的艺人就开始说书。

    虽然名为说书,其实更适合称之为唱,以乐器伴奏,按照格律将故事唱出来。这其中又分为文唱和武唱。

    所谓文唱便是二八佳人,穿宫装贴花黄,击弹箜篌琵琶,婉转歌喉,唱春江花朝秋月夜。

    再说武唱则是关西大汉,带白巾坦胸腹,敲荡铁板打鼓,一声雄健,说明月天山云海间。

    现在最流行的段子,莫过于懵懂天子独骑破吐蕃胡虏,故事的名头就叫做“世间第一莽撞人”。

    这个市井间流行的段子,提点刑狱使司还曾经写在舆情荟萃里上报过李旭,当时李绅还问皇帝要不要管一管,毕竟把皇帝说成一个胸口护心毛巴掌宽,面如皂,须似铁,左手大斧右手大锤骑着一匹追风赶月乌骓马的黑大汉着实有些失真。

    李旭叫停了此事,自己若能让百姓们多点谈资也没什么不好的。

    现在韩瑞又提起这个,李旭自然是知道的。

    “莽撞人。”李旭笑着摇了摇头:“工部说的有理,既然是莽撞人,那便先莽撞给他们看看。”

    一人独坐,千头万绪,旁有一人,心境渐宽。

    人世间便是如此,有了韩瑞这一席话,李旭心中渐渐也有了主意,东山会也好,道圣也好。所谓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出去,既然来了只要胆敢现身,那就先被老子莽一波再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