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节 巡抚(第2/3页)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保都是加官,理论上是太子的老师,实际上并无权责,因为品级清贵,是朝廷奖励大臣的一种加官。

    李吉甫在站队上一直坚定地站在皇帝旁边,维州一事也处置得宜,给他加官也是合适的。

    皇帝本来准备让李吉甫出任尚书右仆射,但是他后来还是改变了主意。

    现在朝野上下都是韩党的人物,让李吉甫去当那个尚书右仆射也没有什么别的效果,不是被韩党架起来,就是要跟韩岗打仗,再不然就跟裴度一样做个敲边鼓的跟班小弟。

    “此次攻伐吐蕃,工部是立了大功的。”李旭指了指韩瑞向韩岗说道:“朕准备撤销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的职务,设立剑南道巡抚使,由工部出任。”

    韩岗闻言皱起眉头:“老臣以为此事不妥。”

    “令公何出此言?”

    “蜀地不比其他,蜀地四周皆是大山,天然与中原隔绝,蜀道之难不必再多赘言。”韩岗看着皇帝:“巴蜀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工商富饶,一直都是朝廷财赋所出。而且又接近南诏吐蕃,四时不宁,正是用兵之地。”

    韩岗介绍完剑南的情况接着说道:“节度使总揽百端,代天子处置机宜,权责极重。朝廷将剑南道分为东西两川,便是为了防止有节度使威福自传,尾大不掉。现在合二为一,实在是违反了大小相制的原则,一旦所用非人,便是一场祸事。”

    “韩相所言极是,朕也有这样的考虑,但是正如韩相所言,剑南之地牵涉颇多,若是划分两川彼此制衡,东川之兵不能制西川之寇,西川之粮不能解东川之荒,总归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朕有个设想,别立使臣以分节度使之权。”李旭解释道。

    “其实我朝也有分权之法,在节度使下另立观察使、团练使,但是毕竟还是权出于上,终归都要沦为节度使职下的臣僚。”

    “剑南既合,则一切州县官吏,节度使不得随意发落,纵然不合要撤免,也需要奏明朝廷,由吏部请旨,由三省审阅。”李旭先拿下节度使对部下僚属的人事权。

    “剑南还要设提点刑狱使,由朝廷简拔干员担任,总掌剑南一道所有刑狱事,在各州县分列刑狱官,由朝廷遣人掌管决狱之事,死刑及流配等刑依旧由刑部及大理寺复核。”

    “剑南节度使下另立兵马使与度支使,兵马使执掌剑南一切兵力之训练充实,由节度使指挥,度支使总掌剑南一道府库,多少入库,多少入京,只受三省之令,节度使不得干预。”

    韩岗沉默不语。

    节度使经过这么一番整改,那还是节度使吗?

    “陛下,这样一来,不就是在剑南道另立了一个三省吗?不知道要增添多少官员。”韩瑞倒是十分认真。

    毕竟他也是堂堂凤翔节度使,虽然朝中传出风声要将关中地区的节度使大半裁撤,但是宰相公子、天子近臣哪能是那些丘八能比的,裁撤之后形成的新的更大的行政区划,怎么也会有韩二公子一杯羹。

    “官不怕多,能把事情办好就行。”李旭比划了一下,大虞的制度其实并不先进,带有浓厚的前代色彩。

    大虞的体制承接前朝隋朝,而隋朝体制本来就是自北周那个地方政权演进而来。而建隋的隋文帝杨坚,其材其人不过中人之姿,在建国之时基本没有改动那一套落后的地方政权本色。

    具体而言就是以三省官直接负责三百五十多个州。理论上几个宰执机关下面有三百多个地方单位。

    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年级主任下面管着三百多个班主任,愁也愁死个人,而且这三百多个班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同,有的班是重点班,有的是体育生众多需要经常组织训练的体育特色班,还有些属于老少边穷需要年级和其他班帮助的。

    这年级主任要管好这些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