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节 功成(第2/3页)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差不多。

    “且去,且去,山高江湖远,月升草庐安。”裴度挥了挥手,他略停了一下接着道:“本官已经上了辞表,陛辞之后就告老安居洛阳。你若有意,可以来看我。毕竟我河东裴氏与京兆杜氏乃是通家之好,汝祖父与我也算故交。”

    杜停杯叹了口气,当今皇帝并不是一个仁善之主,反而有些忌刻。裴度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只是裴度去后,留在朝中的那些人又有多少堪用的呢?

    “以后少不得去叨扰裴公。”杜停杯应承了下来,虽然他早已被京兆杜氏在族籍中除名,所谓通家之好未必能算到他,然而这一声裴公也算是承认了与裴度之间的关系。

    言闭,傲骨难折的连云寨大当家向裴度躬身行礼,于其而言,这一拜是京兆杜氏的晚辈向河东裴氏的前辈拜的,并不是拜得是柄国多年,压制藩镇有劳的朝廷重臣。

    杜停杯也不管周围那些顶盔掼甲的大虞将军们或困惑或讨好的眼神,转身离去。

    单薄的长衫迎着萧瑟的寒风,杜停杯没有多做停留,便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雷霆崖的青衣武士的离去将战场重新重新清空,给虞军留出了空间。

    李旭骑在马上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皇帝此刻也能理解杜停杯眼前的举动,这位连云寨大当家也可谓是仁至义尽,不论是在渭水之南牵制吐蕃人的兵力,还是现在战场上出动雷霆崖破敌,前前后后出了不少力气。

    现在离去,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不仅可以防备了朝廷翻脸不认人的可能,还给大家留下一个识进退的印象。如此手腕,杜大当家绝不是一个简单地酸腐儒生。

    连云寨啊,李旭握紧手中的缰绳,心情十分复杂。

    “陛下,”韩瑞在皇帝耳边轻轻提醒道:“朗达玛”

    李旭点了点头,朗达玛还在那里,现在不是分神的时候。

    “两位先生且随我来。”李旭向鹿饮溪与岳顾寒招呼一声,骑着马向前而去。

    承天剑宗与武当掌门紧随其后,穿过前方列阵的虞军将士走到了最前面。

    皇帝策马而前,鼻腔中充斥这新鲜的血腥味,李旭轻轻鞭策着马儿,走到了仅剩的几十个吐蕃人面前。

    鲜亮的明黄服色出现在战场上无疑让虞军兴奋起来。

    艰难的战斗已经告一段落,最艰难的部分已经由人代劳,预想中的苦战并没有发生,这就足以让虞军的士卒们高兴了。

    而对于各地的勤王兵马来说,他们又在战场上见到了皇帝。自从太祖太宗皇帝之后,有多久没有看到大虞的天子出现在战场上了?

    万岁声从东西两边的虞军阵营中响了起来,兴奋的军士们高呼着皇帝万岁的口号,宣泄着他们的欢愉和兴奋。

    李旭没有回应军士们的欢呼,皇帝看着身前的这些敌人,人数并不多,服色堪称华丽。其中还有几个党项服色的人,应该是吐蕃人裹挟的党项部落首领。

    “投降吧。”李旭开口说道:“我不想沾染一个吐蕃赞普的鲜血。”

    从小生活在逻些的迦楼罗卫并不通汉话,听明白汉话的李思忠和拓跋宏业也不准备当个翻译横生枝节。

    李思忠本来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最后一刻投降的。而拓跋宏业则还在犹豫是要奋勇战死还是苟且偷生。

    “成王败寇,何必多说?”早已微醺的朗达玛推开周围阻拦的卫士走上前来。

    这是李旭第一次真正见到吐蕃赞普,金灿灿的牛角头盔,红色的战袍,鎏金的铠甲,还有健硕的身材和腰间锋利的直刀。

    “来吧,取我的项上人头。”朗达玛抽出象牙柄的直刀,明晃晃的刀身映着他一双牛眼里面红色的血丝:“杀了我。”

    李旭翻身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