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节 宗师(第2/3页)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代武林大家,隐隐执中原武林牛耳者,这样的人物既然到了身边,自然不能轻轻放过。

    “陛下请讲。”

    “我自从练武以来,武功进境一日千里,心中颇为忐忑,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隐患。”李旭虽然对练武处之以泰然,但是心里也隐隐有一层忧虑那便是自己这样坐火箭的一般的修炼速度,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毕竟在以前读过的武侠小说里,这样的提升速度一般都是很快就要退场领便当的邪道角色才会有的。

    “陛下原来问的是这个啊。”柳子岳呵呵一笑:“我若没有猜错,陛下的武功突飞猛进,应该没有多久吧?”

    “正是如此,我前段时间静思练气,忽然明白了虚实别无二致的道理,真气似乎仿佛江海一般流转不竭,然后伴随着真气的运转,将之外放于体外,便会有种种威能加诸于身。”李旭皱着眉头:“不知道这是怎样一回事?”

    “陛下可曾听过这么两首诗?”柳子岳道:“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误使惹尘埃。,另一首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李旭摇了摇头,这两首诗不管是他前世今生从来都没有听过。

    “这是两个和尚参禅打机锋,前一首诗是东山神秀所做,后一首诗是岭南慧能所做。”柳子岳解释道:“前一首诗与后一首诗都没有错。前一首诗讲的是水磨工夫,一点一点的往前磨,后一首诗讲的是立时开悟,归根结底都落在一个不惹尘埃之上。”

    “大凡世间之人,根性不同,有利根,有钝根,修行起武功来自然就有快慢之分。”柳子岳颇为自矜地抚摸着胸口的胡须:“不瞒陛下,我从小并未练武,十四岁在家读,读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心中忽然有所感悟,长啸一声,声震周匝三千尺,真气自成,浩然无垠。”

    “原来如此。”李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人身如此蠢笨,为何一运真气就能纵身而起仿佛飞鸟一般?”柳子岳接着解释,他故意拣选皇帝身边的例子说道:“似鱼辅国修行炎阳奇功,可以随其心意将真气凝为流火,程奇力的九死邪功,每受一次重创,功力便能翻上一番,这又有什么道理呢?”

    “所以依我看来,武功真气不能以常理揣度。”柳子岳道:“我在岳麓山中修行射艺,这本来便是君子六艺之一,将一块木靶悬挂在山中一颗大柳树上,每日依射礼射之,忽然又有一日便明白了一以贯之的法门,只要心念着射中目标,便是将箭射到天上去也能最终落到目标之上。这又有什么道理?”

    “我听说陛下修炼的是?”

    李旭点了点头,实际上自从摩尼教造反之后,因为自己故意散播谣言的缘故,自己修行的事情就传遍了江湖,一时之间居然也有不少好事者去寻找能够将破去的,只是一直都找不到。

    “这门武功,我也听说过,据说是别出机杼,真气可以不必温养于丹田之中。”柳子岳不住的摇头:“寻常之人,真气一定要经过经络运行,纳于丹田之中。我读书明气,真气四散遍布于周身,随心念而动。依照常理,我与陛下早都真气爆体而亡了。”

    “青先生的这门神功,便是将它散播开来,送到武林之中让人人修习,也绝没有几个人能够炼成的。因为在他们心里,真气就只能依照经络运行,温养于丹田之内。这门功夫就是走火入魔的自杀功夫。他们就算是真的修行,也多半会走火入魔。”

    “难道是陛下与我体质特殊和常人不同?”柳子岳点出了关键:“无非是我们信,他们不信而已。不过是一点知见障罢了,譬如经络的说法,如果仔细考证出处,最早的出处典章不过是,而这本书不过是托古伪造,其中所用的典故大多都出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