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最佳文学奖!(第1/2页)  最校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有,有请明泽大学的孙晓上台。”

    孙晓激动地上台,按照流程,获奖人还有一个获奖感言要说。

    “其实孙晓拿这个奖,也很不错了,他那篇,在有限的字数里,写了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而且首尾是连接的,写法技巧上面来说,的确是很不错,而且立意也可以,关注的东西又是之前那些人从来没写过的,我觉得可以获奖。”

    一些文学界的人士也是在发微博感慨。

    “只是可惜了其余几位,说实话,最可惜的还是鲁迅的,我本来很看好这一篇的。”

    明泽大学的学生在欢呼,而那些老师也是脸上带着笑容。

    “奖项是我们的。”

    “孙老师太棒了。”

    “哈哈哈哈!”

    任风也是安抚学生,这个奖项没了就没了,心态要放好。

    “最佳短篇奖有些出人意料,接下来还是看中篇和长篇吧。”

    在现场,孙晓的获奖感言结束后,台下的掌声也是一波接一波,那些媒体更是对准了他,能够拿下晓星最佳短篇奖,也是实力的认可,最起码对他在教育系统里的评级,又会上升。

    当然,显性的好处在于,在拿奖之后写的书,可以得到的利润就更大了。

    过了好一会,镜头又是重新对准台上。

    段老笑了一下,他的手上又是拿着一个信封。

    “接下来就是中篇和长篇了。”

    “是啊,接下来的竞争才是最激烈的。”

    段老将信封拆开。

    “接下来,我将揭晓第三十七届晓星最佳中篇奖的得主,它是——”

    那些中篇奖的候选人,都是屏气看向段老。

    “最佳中篇奖,是作家王辛的,!”

    “是王辛先生的!”

    “果不其然啊,王辛之前就是最佳中篇的热门,他这本写得是真的好,有乡土感和厚重感。”

    现场掌声雷动,镜头也是对准过去,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站了起来。

    段老笑了一下,继续念入选理由。

    “,用一个村庄的发展史为切入点,反应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它对乡村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都是得到了具体体现。这是一本很有乡土感、深度感和厚重感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的乡村而言,影响是炸裂的,而这本书,对于帮助思考如何去帮助乡村的发展,效果也是发人深省的,从写作手法、意义和影响上来说,都值得入选。”

    掌声再次雷动,然后又是王辛上台发表获奖感言。

    一些人也是不由深吸了口气,网络上也是议论纷纷。

    “晓星奖的获奖,大部分都还是现实主义为主。”

    “不错,虽然现实主义很难畅销,但获奖的确是最容易的,它所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是其他无法比拟的。”

    “之前不是有统计数据吗?十年来,非现实主义获奖的次数,加起来都没超过十次,长中短篇加起来,三十次没超过十次,几率已经很低了。”

    “之前还是一个作家,写了一本魔幻现实主义拿奖。”

    “接下来是长篇了,看下长篇吧。”

    在王辛念完获奖感言后,又是最佳长篇的颁奖了。

    这一次的颁奖,是颁给了一位叫做陆纤女士的,这一本长篇,主要是写的老北京的保护文物的一代家族,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许多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物,最终是被销毁。

    这本的写法也很高,获奖也是没有问题。

    无数人也是在鼓掌,陆纤女士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

    在大概二十多分钟之后,等到陆纤女士下台后,会下又是安静下来,因为接下来,是分量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