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圣君赐匾显皇恩(第1/2页)  楼兰魅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葛丞相听后也见风使舵地说,“圣上英明,如今边境风云已起,应防微杜渐,臣以为圣上之虑乃我朝臣民之福,臣等这就研究与这楼兰国结盟之事,以图结盟共抗妖鹰族人犯我大汉。”

    李布不失时机地上奏道,“圣上,臣接到凉州府请粮奏折,肯请圣上恩准。”说着将书信举过头顶,汉明帝示意总管将书信呈上,总管急忙上前接过书信递给汉明帝李庄,明帝展开细读一遍,他放下奏折对李布说,“朕准了。”

    “谢圣上。”

    汉明帝刘庄说道“你们官寺可速将楼兰国上次传书结盟一事再议。”

    葛丞相应道,“臣谨遵圣意,等退朝后我等立即议一下与楼兰国结盟一事,同时派人前往玉门关面见玉龙将军。”

    “如可能,朝中可派使臣前往,班固班爱卿。”立于一旁的班超听到后忙上前一步,“臣在。”

    汉明帝刘庄注视着走上前的班超笑着说,“朕闻你久修西域之史,对西域各番国颇有了解。”

    班超回道,“回圣上,西域各番国历来动荡,战祸不断,小臣担心西域各番国将战火燃至我朝,平日便对西域各番国潜心研究。”

    汉明帝刘庄高兴地说,“看来班爱卿已对西域各番国了解了不少。那爱卿对楼兰国提出与我朝结盟一事有此异议?”

    “臣以为,我大汉应与西域各番国广结深交,让西域各国多多知道我朝胸襟,如果能与西域各番国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我朝,也有利于西域它国。”

    汉明帝刘庄听后点着头说,“班爱卿,朕有意派你为我汉使出使西域各番国,不知班爱卿的想法?”

    “臣谢圣上,班固随时等候前往西域。”

    “那好,近日你做些准备,如时机成熟你可先行前往楼兰国谈二国结盟一事。”

    班超听后高兴地拜谢,“遵旨——”

    汉明帝刘庄又看了一眼李布说,“对了,李爱卿。”

    “圣上,臣在。”李布听了急忙回话,汉明帝李庄问,“如今六子玉龙镇守玉门关隘,不知玉龙能不能胜任此职,如不能胜任,你们你们官寺衙府可撤换。”

    “圣上,皇六子玉龙将军一身武功,率部镇守西部边关玉门关,不仅威镇敌胆,而且也给我朝其它官兵做出榜样,如此恶劣边关,风沙滚滚,干燥难忍,百里之内不见人烟之地却由皇子镇守,这对我朝军士的士气鼓舞巨大。”

    一大臣,“臣闻,皇六子与军士一同守关,遇大旱时饮水困难,玉龙将军与其它军士一样,每日只饮一捧,我朝能有此等皇子真乃朝中幸事。”

    汉明帝李庄听了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朕听说六子将匈奴余部全歼于阳关城外之后,西域各番国也对我朝敬畏不少。”

    葛丞相上前一步说,“西部边疆目前稳定,这都与玉龙将军战功卓著有关。”

    “那就好,这朕就放心了。”李布听着汉明帝刘庄之话,他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将要讲的话说出了口,“不过,阳关却不尽人意。”

    汉明帝李庄警惕地问,“嗯,为什么?”

    “这玉门关前就是阳关,由于阳关关隘太小,屯兵不多,加之又是与西番各国相联第一道关口,战时位置十分重要。前几月阳关守将带着一干将士出关巡视,结果路遇风沙,数十名将士俱被风沙所埋,只有二名被救得以生存,此事对守城将士影响巨大,加之所在之地常有匈奴余部骚扰,供给又差,据臣了解,阳关守城内军心不稳,已有士兵暗中逃出兵营。”

    汉明帝李庄想着,半晌问道,“此事影响巨大,军士逃走之风不可助长。”

    “圣上,如不能制止逃兵,恐一旦遇到战事,阳关恐怕一攻便破。臣以为,朝中可派有能力的将军前往阳关任领兵,由于阳关之地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