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识人之能(第1/2页)  游三国之定鼎乾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仲德,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程昱摇了摇头,一脸羞愧的对李远说道:“主公实在是惭愧啊,这右丰仿佛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竟然没一个人知道他的去处。”

    李远点了点头,快十天了,还是没有一点的消息,这夏侯渊每天在狱内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李远看的都心疼,万一一不留神给养肥了,骑不动马找谁去?

    顺手拿过一封信来,恐怕整个洛阳城内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如此的奢侈了,事事都用纸写字,简直就是无纸不欢。

    西园八校尉的设立势不可挡,谁也不敢在皇帝认定的事上较真,不过汉灵帝为了权衡各方的势力,并没有把所有的人选都给张让等人。

    只不过把统领权给了蹇硕,也就是西园八校尉之首,算是给了张让等人一个交代,李远打开信,看到上面详细的人选任命,

    上军校尉一一一蹇硕,

    中军校尉一一一袁绍,

    下军校尉一一一鲍鸿,

    典军校尉一一一张辽,

    助军左校尉一一一赵融,

    助军右校尉一一一冯芳,

    左校尉一一一夏牟,

    右校尉一一一淳于琼。

    其他的人倒是没什么变化,李远见几个主要的,袁绍,淳于琼,鲍鸿,都还在,唯一的区别是目今曹操还在“狱中”,他的典军校尉被张辽代替了去!

    李远心中暗叫可惜,虽然曹操是后世之中割据一方的军阀,李远通往未来的路上重要的竞争对手,一直以来李远都只是考虑到了曹操的威胁。

    直到想起董卓乱京来,李远才惊醒,当初的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曹操可在其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力量,要是没了曹操剩下的人不把董卓打到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怎么办?

    董卓不把汉室给折腾残,自己还怎么从中取利?所以李远思前想后,目今的孟德还是活着对自己的益处更大一点,还好当日廷议没把曹操给议死。

    嘱咐程昱让他多多的为曹操的事上心,后世之中有说曹操曹操就到,这次倒成了说张辽张辽就到了。

    李远正在安排着事,下人来报,张辽来拜见,李远笑着对程昱说道:“仲德,你看这张文远为人如何?”

    程昱不知李远什么意思,不敢乱说,在一边敷衍道:“主公,张将军素来忠义,为人谦逊,我观其有大将之才!”

    李远看程昱言不由衷,心不在焉的样子,笑道:“仲德,你我认识多久了?我一向可曾把你当过外人?今天怎么倒是见外了起来,有什么事尽管说就好,我又不是桀纣,怎么会因为一个人的言论,治人罪?”

    程昱见李远这样说,才说道:“主公,我本以为是推荐秦将军为西园校尉的,却不想是张将军,张辽将军为人朴实,但却起身于微末,在主公身边时对主公的忠义无需多言,但一旦离开了主公有了自立门户的可能,属下便不敢多言了。”

    李远听程昱的意思就是,难保张辽以后还会不会在认自己这个主公了,的确啊,目今汉室的天下还没乱,根本不像后世一样一十三州被几个军阀分割完毕,同样都是汉室的臣子,除了皇帝之外为何要低人一等,谁会比谁差?况且目今大多数身居高位的都是拿钱买上来的。

    李远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嘛?最开始在皇甫嵩手下担任校尉,后来又在何进帐前担任将军。

    只不过李远不同的是广阳太守被杀,李远没了最开始的上司,后来虽然也辗转各地却没有一种主仆的压抑感。

    张辽会用兵李远当然知道,不过还是摇了摇头,看来这程昱的识人之明,不是很高明。

    张辽忠义倒是说对了,但依据李远对张辽的了解,张辽绝对是不可能自立门户的,要论识人之能,聚贤纳才之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