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选阁臣(第1/2页)  大明1624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启二十一年三月,帝国五年一次票选内阁的时间。

    如果说第一次票选内阁让人有所不知所措的话,那第二次就显得熟练多了。进入内阁,位极人臣是每一个文臣的梦想,这次参加内阁选举的十名候选人都显得意气风发,就连自我介绍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上一次都是由朱由校来介绍的。

    票选内阁只用了半天的时间,新一届的内阁就选举完成了。

    这一次的阁臣选举中,除了温体仁上一届的内阁成员之外,其他的六名都已经换成了新面孔。这跟上一届内阁年龄普遍偏大有很大的关系。

    这届内阁的首辅却是孙元化,温体仁担任次辅,其余五人分别是傅永淳、李日宣、李待问、林欲楫、杨嗣昌。

    票选阁臣完成之后,得到五月份就将会正式上任,这其中的两个月便是工作交接期。

    只是新一届内阁还未正式上任,苏州吴江再次遭灾,“大旱不雨,飞蝗蔽天”,苏州一地米价直接翻了一倍,而江南一地的米价也开始上涨。今年可就不同去年了,去年朱由校是将帝国灾情给忘记了,今年朱由校早有准备,苏州吴江灾情一起,从仰光等省运来的粮食正好被送到了江南,江南一地的米价上涨势头及时地被抑制住了。

    而今年在江南一地的救灾施粥衙门专门配上了烤蝗虫,蝗虫正好补充百姓所需的一些营养,人饿急了连人都敢吃就别说蝗虫了。在两次救灾中灾民都吃了蝗虫,使得蝗虫也终于逐渐开始被百姓接受。在朱由校的努力下,烧烤蝗虫和油炸蝗虫也慢慢地成为帝国餐桌上的一道菜。

    只是苏州的灾情依然很严重,久旱不雨的情况还在持续,百姓的田里依然是颗粒无收。

    此时,郑芝龙的北伐四国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四月初一,郑芝莞的水军封锁了整个濑户内海,一时间在濑户内海之内除了九州的船只之外,其他各藩的渔船都看不准下海。

    四月初六,施大瑄和王应详率领五万大军在日和佐城登陆,这是四国各藩都没想到的一个登陆点,在日和佐城基本上没有遇到抵抗就被九州大军占领。

    占领日和佐城之后,九州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是由施大瑄统领的三万大军直取德岛城,一路是王应详统领的两万大军丸龟城。

    王应详统领的两万大军势如破竹,一路上攻城拔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拿下了丸龟城。王应详也是占了一个便宜了,生驹高俊继位的时候,发生了“生驹骚动”,生驹高俊成了失败者,生驹高俊自己也被追放到出羽国由利郡。

    生驹高俊对此也心怀不满,当王应详的大军进逼丸龟城的时候得到了生驹高俊的帮忙。有了生驹高俊的帮忙,王应详手到擒来地就拿下了丸龟城。

    施大瑄的大军却被阻挡在了德岛城下,德岛城是梯郭式平山城,而且德岛城也装备了三门重炮,这三门重炮是蜂须贺忠英从荷兰人手里买来的。自从颜思齐在统一九州的时候大量使用火炮之后,东瀛各藩越来越重视火炮的使用。

    在王应详夺取丸龟城之后,他率领一万五千大军以及丸龟藩的两万降兵回师支援施大瑄。

    “德岛城的重炮有地利优势,射程比我们远,他们的重炮能打到我们,我们却无法打到敌军,这让我们非常被动。”施大瑄说道。

    “德岛城的重炮虽然射程远,但移动极不方便,我们应该避开重炮,从重炮的死角发起攻击才是上策。”王应详建议道。

    “德岛城以吉野川支流助任川、福岛川、新町川、寺岛川作城的外堀,要填平外堀不容易啊!”施大瑄说道。

    “的确不容易,但是现在只有这一条路走,我建议可以用推车填土填平外堀。”王应详建议道。

    “可是这样的话牺牲会很大,德岛城火力比以前九州任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