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太和殿议事(第2/3页)  明皇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犯的可是诛族大罪,太祖心怀仁慈,念起祖上曾立有功勋,给他祖上留有一后,他不思报恩,反倒敢污蔑太祖,若不是当时太祖留情,哪里还有他这个四川监察使?”

    刘大夏即刻答复道:“皇上所言极是,臣等现在上奏,望皇上革去杨清四川监察使的职位,取消他龙殇总兵的身份,派遣李如林去剿灭杨清叛党。”

    马文升补充道:“皇上可派遣两广之兵,与李如林南北夹击,定可尽快平定叛乱。”

    兵部侍郎苟家寻起身向前,随后跪拜道:“臣愿自请监军,与李如林一道去歼灭叛党。”

    朱厚照心中有些澎湃,但是经过昨天的思索,他知道自己对这个时代实在是知晓不多,现在也不能再去仔细思索回想当初历史课上自己所学到的和正德年间有关的所有东西,而且由于自己的出现,这个世界早已和记忆中乃至历史书中所描述的不同。

    他不敢就这样轻易去下定结论。

    但是此时他不得不发话:“朕以为三位所言均有道理,大家也都是这个意思吗?”

    众臣看皇帝语气松动,肯定都不敢忤逆,于是都言道:“臣等均以为此法可行。”

    朱厚照笑道:“众位之中,可有人觉得这样做是否有可不妥?”

    众臣相互之间都在左顾右盼,朱厚照等了一会儿,见没人答话,正准备告诉台下诸臣,按其心所言即可。

    还未等朱厚照发话,刘守臣上前一步答道:“臣以为此法略有不妥。”

    朱厚照道:“哦?你说一下有何不可?”

    众臣也想听一听刘守臣会怎么回答皇上的问话,苟家寻心有不满,更是想无论刘守臣如何回答,自己都要好好的反驳一番。

    刘守臣对其它众臣的想法心知肚明,但是他还是决定要说出来:“臣在想,杨清自太祖之后,世受皇恩,到现在就算是要反叛,也不会找出这么一个理由来反,当时他祖上伏诛,亦是其罪有因得,所以,这应该不是区区如此,杨清这个人我曾与他同年中榜,知其性格,自以为他不是这样一个不知回报皇恩,反要反叛之人。”

    朱厚照心有赞许,但是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只是继续听刘守臣继续说下去。

    刘守臣继续道:“四川虽不是十分富饶,但仍是国家重地,龙殇总兵的权力想必诸位大臣也都知道,先皇当年派其去镇守川蜀,诸位大臣也都是知道的,先皇慧眼识才,绝对不会看错人,所以臣以为,杨清之叛变实有蹊跷,望皇上与诸位大臣三思。”

    朱厚照心中暗暗对其赞许,但是表面上问道:“你们以为刘守臣说的怎样?无论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你们照直说就行。”

    苟家寻第一个说道:“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其不轨的行为也已经做出来了,现在说什么也都晚了,既然他喊的口号是为其先祖平反,那无论如何,我认为皇上都应该出兵,杀一儆百,免得日后再有人肆意侵扰我大明皇家威严。”

    刘大夏对苟家寻的话也表示赞同,无论杨清是何目的,他都已经侵犯了大明威严,作为大明官员,不为国效忠,反倒是要损坏国威,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必须制止,且给予严厉的打击,只有这样方能使得其它任何人不能再有贰心。

    朱厚照其实原本是对所谓有损国威无所谓,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已经是大明天子,做事不应该再那么愤青无礼了,大明国威确实不能被污损,但是现在他自己也觉得一切都在云里雾里,看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也搞不明白。

    贸然行事只会更坏,这就是朱厚照的真实想法。

    “罢罢罢,反正我是帝王,这个黑锅看来要我来背了。”朱厚照不得不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因为双方也都在看着自己呢,他知道,这是众臣在等自己最后下定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