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台 谏 共 奏(第2/2页)  南园梦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结果,赵汝愚没有采纳老友的建议。他的内心之中,还有一丝幻想。诺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仁人志士,果真就会这么黑白不分,让奸佞之人长期横行下去吗。转而又想,既然皇上不需要我,离开京城这一是非之地,清静清静也好。

    当狂风暴雨肆虐成灾时,它不会因为人们遭受苦痛而停止。赵汝愚也一样,他已经从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沦为待宰的羔羊,仍有人落井下石,在他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

    起先,皇帝赵扩看到李石章的奏折也没多大反应,接着又收到监察御史刘建秀的奏折,在奏折中也说了这么一件事。内禅前,赵汝愚说过,只不过立赵家的一块肉便了,话里话外,除了轻蔑之外,还有赵扩不是唯一选择,只要是姓赵的,比如许国公,也可以;又说郎君不令,分明是嫌他赵扩不聪慧,不是帝国的理想接班人。赵扩腾地一下子,火上来了,这赵汝愚有不臣之心啊。

    韩侂胄想起来了,赵彦通离京之前,也上过一个折子,点名道姓斥责赵汝愚:在朝内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关礼找来奏札一看,上面还有赵汝愚同党的名单:朱熹、徐平阳、叶正则、陈君良、黄文叔、彭自寿等。

    封建时代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谋朝篡位,凡是奏折上指责某人有类似言行的,都格外重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处理起来也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赵汝愚是太宗赵光义的后裔,很多人提醒过赵扩,宗室为相,凌侵君权,是太祖赵匡胤立国定下的大忌。赵扩没信,仍提拔他为宰相,毕竟他能顺利登基,全靠赵汝愚操作。

    近日,有太学生上书,要求皇上“尊汝愚为伯父”,坊间传闻,军民要推戴赵汝愚。赵彦逾同是拥立大臣,同样为皇室宗亲,他出面指正,由不得赵扩不信,因而赵汝愚的忠诚度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新年已过,春暖花开。

    弹劾首相一案,终于有了结果:赵汝愚身为首相,拉帮结党,言辞散漫,有不轨之心,罢去左丞相之职,授观文殿学士、知福州。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