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再回长安(一)(第1/4页)  大唐风流军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李书同和李飞凤到达台湾的时候,被这里的建设惊呆了。都知道岭南蛮荒之地,海外岛屿更是荒凉无人。琉球早有记载,是汉朝发现的,但大部分人都移居澎湖岛,对于这个琉球大岛可以说一无所知。

    根据上边没人这点来说,那就是一个荒蛮之地。可两个人登上海岸的时候就已经发呆,因为海港码头很大,不少船只在这里停靠装卸货物。一条很宽的道路伸向远方,看得出来这条路不亚于长鄂高速。

    三年多时间,李彦并没有散开式发展。他实行的计划是城市化,筑城向外推进。以青城为中心,向外扩展,当初这个城被定名为青城,是因为李彦化名杨青。

    其他的城建成之后,根据这个名称,其后的就是红城,蓝城,黑城等等,李彦打算建成十二色城市。这是有计划的发展,所以每个城之间的距离都是不远不近又是适合发展的地理环境。当然,首先进行的就是道路建设。

    先通路,后筑城,形成了一个以青城为中心的公路网,辐射各个城市。每个城又都有通往海边的道路。当然青城到海港的道路是最好的。本来以为是蛮荒之地的台湾,看到这样的情景,怎么不让两个人大为惊喜。

    来到这里时间不短了,李书同在逐步适应这里的一切,也渐渐的开始插手管理事务。很快大家就知道,这是大唐正牌的王爷,是当今皇上的从弟。

    这可是皇亲,不管怎么自立为王,正统的思想决定所有的人还是认为中原王朝是正统。何况李彦宣扬大汉民族思想,决定了这些人的想法。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彦带有后世的思想,他不想分裂国家,担心千年之后,这些地方长时间独立,最后变成不是中国的领土。自己穿越,不能让后世中国的领土变大,但也不能让他变小。

    带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尽管他是一个自立为王的人。可除了军队编制是自己的,其他官职和行政,都是和大唐一致的。也从不在手下面前宣讲独立言论,都是以大唐臣民自居。

    当台湾人知道李书同是正牌王爷的时候,自然对他很恭敬,也能听从他的指挥,相反倒是李书同自立的倾向很明显。

    在是否独立这一点上,李彦和李锦儿也是不一样的。锦儿可没想过有一天把西域国当成大唐的领土,她在思想深处可是真的想自立。所以西域的行政体制只是仿照大唐,不是听大唐的。

    制度和思想不是一回事,当马周去的时候,西域全都是一片反对声,并不想接受大唐册封,连附属国都不想承认,哪能承认是臣子。

    台湾可不是这样,两个地方的思想不一样,对待大唐的人就是截然相反的态度。要是李书同去西域,没谁拿他这个大唐正牌王爷当回事,但在台湾就不一样。

    李彦是只要有人管,他就偷懒。这回有了李书同和飞凤,立即感觉轻松多了。

    今天正在设计军舰呢,既然火药已经开始生产,那么李彦就要第一时间把大炮搬到军舰上。这种前装药的火炮,只要钢铁能抗住膛压,就可以制造。但木结构的船可能抗不住,所以他要重新设计战船。

    田冲给他的布告让李彦震惊,这是大唐招纳医生的布告,主要是找孙思邈。原因很简单,皇后重病,征集天下名医。开出的奖赏更加吓人,要是能治好皇后的病,赏钱十万,官升三品,可以封王封爵。

    李世民开出这么高的价钱,证明皇后的病一定很严重,让李彦十分担心,当时决定自己要回长安。虽然自己并不会治病,但姚琮说孙思邈就在终南山。根据李书同说,皇后生了李治之后,又生了城阳公主。

    李彦知道一件事,李家,窦家和高家还有长孙家,都是世代姻亲,血缘太近,后代身体都不是太好。

    自己并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