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阅军(第1/2页)  秦末诸侯陈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陈奉启程的同时,秦帝国也向露出自己隐蔽已久的利爪,用嗜血和战争来回报匈奴人的劫掠。

    咸阳城,西门外数里。

    借着尚未褪去的月光,宏伟的拜将台如同披了层银铠,屹立在大秦国都之侧,似要将一切来犯之敌斩首,事实上,这的确是拜将台的作用。

    拜将台四周都是夯实土地,与拜将台在空间上正好形成一个棱锥,以此显示拜将台上所站之人的气势与威严。凡会逢大的军事行动,君主便会在此将军权交与将领,以示托付信任。秦国立国数百年,使用的次数屈指可数,自秦朝建立的六年来无有战事,本以快被遗忘,但今日这里又要再现数十年前的壮丽情景。

    点将台四周,是共计七万的秦国士兵,每五百人一队,队与队之间有二十步远,列成方阵,所有方阵又组成一个更大的方阵,拜将台正在中央。身着皮甲的士兵或执长戈,或携大弩,或持长矛,无有言语,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凝视着拜将台,期待着皇帝陛下的来临。

    逐渐变亮的日光在鞣制的牛皮甲和新磨砺的的兵器上闪过绚丽的光影,也照在这群或大或小,表情毅然的秦军精锐士卒身上。

    约有两刻钟后,远远就能看见南面出现淡淡的扬尘,这是有大队骑兵行走的特征。三万人的秦国车兵和两万人的骑兵正在朝此集结,骑兵士卒皆为轻皮甲,腰悬长剑,背背大弩,但可惜的是没有马蹬,因此只有少量骑艺精湛的骑士拿着长矛,马匹大都是河曲马,一人双马。

    夹杂在骑兵中间的是车兵,随着鼓声敲打,车兵逐渐绕过骑兵,呈锥形缓缓聚集在北面,等到到达时,鼓声忽然一变,整个队列也很快变换成方阵。

    待十二万大军皆整备时,自车兵阵列中出来几辆装饰华丽的战车,双马驾车。战车来至拜将台下,一批身穿甲胄,高大威猛的秦军将领自战车下来,当先就是大将蒙恬。

    蒙恬领着众人在通往拜将台的阶梯下排成两列,站的笔直,面目严肃不语。

    不多时,一阵沉闷的马踏声从北面传来,马车的主人很快在平坦的夯土路上显现出来,前方一辆青黑色四马顶盖马车开路,后方暗金色的青铜四马双轮马车载人,近千人的骑兵护卫,以花纹装饰的黑色玄鸟旗帜,正是秦始皇帝嬴政。

    秦军军阵顿时出现一阵骚动,士兵们完全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低低私语声弥漫起来,但很快被雄浑的号角和大鼓声掩盖住。

    嬴政穿着的黑色冕服,上绣九龙图,冕旒的旒条垂下遮住大半脸庞,增添着这位帝王的神秘感,消瘦的身材在袍服地遮掩下下显得雄壮有力。

    就在嬴政踏下马车的瞬间,全场将士跪地齐声高喊:“陛下万年!大秦万年!”一声接一声,一浪接一浪。久久不绝,震撼于耳。同时号鼓齐鸣,没有宫廷音乐的温润秀洁,只有沙场上的豪放大气。

    嬴政步履稳健往拜将台走去,身后是赵高双手托着木盘跟随,众将领紧随其后。

    六十六级的汉白玉台阶很快走完,嬴政亦面南昂然而立。蒙恬与众将站立在高台之上,再次齐齐拜服,与底下将士齐声道:“臣参见陛下,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诸将士平身。”嬴政一抬手掌道。

    秦军将士闻声而起,但蒙恬等一批在拜将台上的将领仍是半跪。

    嬴政扫视全场,颇为沙哑的嗓子缓缓道:“大秦传国至今六百余年,朕即位亦有三十六年,终得扫清四海,诛除叛逆,一统九州。百姓安居和睦,敬业乐土,勤于耕织,官府和谐,秋毫无犯,使天下安定,国阜民富。然而北方匈奴异族,蛮胡之国,据我河套草原,时常掳掠,侵扰边境,残害人民,乃大秦心头之患。若不除之,则天下难安,百姓不平。”不大的声音在十余米拜将台上传扩四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