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李靖平萧铣(第1/2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刘黑闼全占窦建德旧地,自称汉东王、改元建制的消息传回长安后,长安大为震动。

    有消息还说,刘黑闼的游骑已至洛阳郊外,似有窥伺中原之意。

    刘黑闼若再得中原,那这个天下该是谁的,可就不好说了。

    李渊于是立即下诏罢免了毫无作为的义安王李孝常主帅之职位,然后召集众臣议事,商讨对付刘黑闼之策。

    但这时,李隐却以感染疾病为由,托辞了朝议之事,待在了家中。

    这一变故,顿时让李渊与长安的文武大臣都慌了神。

    半个月前,突厥人再次大举南下,而且颉利可汗吸取了上次走太原道南侵无果的教训,这次是直接借道梁师都的朔方郡,进逼关中,剑指长安!

    在此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李渊已派李世民带兵十万北上去抵御突厥人,所以大唐此时想要对付刘黑闼,非李隐亲自挂帅不可。

    李渊说是召集众臣议事,其实心中已是想将这重担交给李隐来扛的了。

    但李隐却对每次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才将他抬出来的行为,感到了十分厌烦,而且也对李渊、李建成等人最近的所作所为感到心寒,不愿再给人当抢使。

    此为更重要的是,以前李隐之所以热衷于出征,很大原因是为了捞取名望、军心,增强政治资本,但此时他已是天策上将,无需再出征了。

    李隐已决定留在长安,实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

    河北的局势虽不容乐观,但攻略荆襄之地的赵郡王李孝恭,却传来了大捷。

    占据荆襄之地的萧铣,已被李孝恭与李靖所攻灭了!

    去年十二月,萧铣的大司马董景珍与齐王张绣相继被杀,以致军心离散后,李渊便下诏征发巴、蜀军队,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襄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攻略荆襄。

    今年开春后,李孝恭和李靖统领十二总管,从夔州沿长江向东顺流而下,正式开始攻伐萧铣。

    除了李孝恭和李靖这一路兵马外,李渊还任命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黔州刺史田世康取道辰州道,黄州总管周法明走夏口道,共同攻打萧铣。

    周法明是李隐故交周法尚的弟弟,王世充、窦建德败亡时,周法明以黄梅等四郡前来降唐。

    唐与萧铣之战,最重要的战场为峡州地区,双方势力此前一直对峙于此。

    峡州地区,“距三峡之口,介重湖之尾”,为萧梁的西部屏障,此地若失,则其都城江陵必危。

    峡州地区的险要之地,如荆门城、宜都、清江城等,多在长江的南岸。荆门城在荆门山下,所处之地十分险恶,与南岸的虎牙山相对,最是易守难攻,宜都即为宜道城,清江城在今宜都县北清江入江口。

    当李孝恭和李靖从夔州出发,顺江东下之时,由于正值雨季,当时长江之水大涨,众位将领请求待水落后再进军。

    李靖却反对道:“兵贵神速。现在我们的兵力刚刚调集,萧铣还不知道,如果趁长江涨水,疾速抵达他的城下,趁他没有防备突然袭击,这样必定能活擒萧铣,不可失去良机!”

    李孝恭最终还是采纳了李靖的意见,率领二千多艘战船沿长江向东而下。

    而萧铣因为长江正在涨水,以为李孝恭与李靖之兵不会继续出发,所以未做任何防备,所以李孝恭、李靖等人很快率军出其不意的攻克了萧铣荆门、宜都二处险要之地,并将大军一直推进到夷陵。

    萧铣这时才慌忙派将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扎在清江城,抵御唐军的进攻。

    萧铣原本是让文士弘死守清江的,但李靖派人到清江城下稍一辱骂,文士弘便立即勃然大怒,带兵出战。

    双方于是在长江上展开决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