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李世绩(第1/2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强烈推荐:

    除得封右武侯大将军外,李隐此次封赏中的“使持节”,也是不容小觑的一大权力。

    所谓“节”急旌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为皇帝赐予官员、将领的信物,有着类似“尚方宝剑”的作用。

    官员将领得赐旌节,又可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类型,其中使持节权力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

    三种得赐旌节类型,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但权限又有细分。使持节可杀三品以下的官员,持节可杀无官位之人,不过若治军事的话,权限可与使持节相同,而假节则只能杀军事中,犯军令的人。

    所以,李隐此次得授“使持节”,权力骤然提升了不少。

    至于封赏中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则又有另外的一番讲究了。

    周成王时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以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陕”一般指陕陌而言,以西称为陕西,以东的地区则称为陕东。

    陕东地区,其实便是潼关以东地区,也就是俗称的关东地区,地理范围很广,李隐这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按理说是权力极大的,不过现在这些地区大都在王世充、孟海公等人的掌握之中,所以李隐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其实就只是个空架子而已。

    但是,若李渊派李隐去攻略陕东地区的话,他这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的职位,就能用得上了,到时他每攻占那里的一城一地,都是有权委任官员、处理民事的。

    总的来说,李隐对此次封赏,还是比较满意的,荣誉威望有了,实权也大幅提升了,经过此次封赏,他与李世民之间的权力差距顿时拉开了不少。

    ……

    十二月初二,李渊下诏封禅位于唐的杨侑为国公,并追谥隋太上皇杨广为炀帝。

    只是山东的一个小县,李渊封杨侑为国公,对这位只当了大半年皇帝可谓是相当的不敬重了,而杨广的谥号为“炀”,跟夏桀、商纣是一类的,从这可知李渊对隋室是一点善意也没有。

    而这一诏令颁布后,朝堂上却无一人反对,可见人心已是不附隋室了。

    之后,李渊又派遣太仆卿宇文明达招抚慰问崤山以东地区,任命永安王李孝基为陕州总管。

    这时天下还不安定,凡是边远及重要的州郡,都设置总管府,以统帅几个州的军队,总管的权力很大,有点类似于历史上导致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节度使。

    初三,李渊下诏任命右翊卫大将军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各路兵马都接受他的指挥;以黄门侍郎崔民为副使。

    当所有的琐事都处理完后,大唐便要处理一件关系重大的要事。

    李密败走河内后,徐世绩仍占据着原属李密的部分地盘,有着五六个郡,西到汝州、东近大海,北到魏郡,南面长江,他这时并没有归附任何人。

    徐世绩现在控制的郡县,都是李密败逃河内后,各地长官主动让徐世绩接管的。

    徐世绩向来最讲仁义,所控制的地盘既然原本就是李密的,要他归还给李密,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李密却怕了徐世绩会对自己不利,在战败后,不仅直接逃往河内,还在与徐世绩控制地盘的边界布下了重兵,摆明了是不信任徐世绩,徐世绩这才没贴上去送地盘给李密。

    王世充大败李密后,几乎全占了中原之地,实力雄厚,对李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时若是得到徐世绩的归降,便能在王世充地盘的东面布下一颗重要棋子,对王世充进行东西牵制,能大大的缓解大唐面临的压力。

    所以,能不能劝降徐世绩,对大唐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徐世绩跟李隐是拜把子兄弟,两人交情甚厚,按理说劝降徐世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