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进军河东郡(第1/2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月初一,李渊下令免去李隐京兆尹的职位,并让他将所部数万大军移师到长安城西边、距长安有五十余里的新丰县。

    窦实、裴寂之流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弹冠相庆,李隐虽仍为晋公,仍掌握着数万精兵,但权势确实消弱了不少,是件值得他们庆贺的好事。

    然而李隐对此事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京兆尹他本来就没打算久做,新丰县虽与故城相比,离长安稍远了一些,但也是旦夕可至,并没有多大影响。

    只要李渊不动他的兵权,其他的事情,李隐都是可以接受的。

    此时,新丰军营李隐大帐内,李隐正与宋正本、房玄龄这两大谋士商谈事情。李渊做出的决定李隐虽觉得对自己的利益影响不大,但其中透露出的意图信号,却值得去品味斟酌一二。

    宋正本这时道:“唐王只怕是听了谗言,对晋公起了猜忌之心,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房玄龄道:“唐王有可能是听了谗言,不过却不一定是对晋公起了猜忌之心,或许只是单纯的出于制衡之道罢了,不需过于担心,不过晋公需在朝中找到强援才行,以免以后再有这种发生。”

    李隐点头道:“我在朝中的强援,便是司马刘文静,不过他现在尚在永丰仓与屈突通对峙,不能抽身入朝。”

    李家入主关中后,此时首要解决的,便是河东郡的屈突通,若不能将河东郡拿下,关中与河东道的太原郡、雁门郡等地联系只能通过凶险的黄河,十分的不方便。

    宋正本道:“晋公既然在长安行事多受桎梏,何不向唐王请求带兵去与攻略河东郡?”

    房玄龄也赞同道:“正本之言大善,春秋之时,公子重耳在外周游列国,后来才成就了晋国的霸业,晋公如能效仿公子小白,领军于外,不失为当前的一大良策!”

    在宋正本、房玄龄两大谋士的极力主张下,李隐向李渊上书,请求攻略河东郡,打通太原、雁门诸郡与关中的联系,以巩固李家的现有势力。

    李渊得了李隐的文书后,想起了裴寂的话,不愿再让李隐再立过多的战功,所以想要拒绝李隐,然后再派李世民去攻略河东,以使李世民的战功与李隐持平。

    不过就在这时,李渊却收到急报,盘踞陇右的西秦皇帝薛举,亲率十多万大军包围了扶风郡,扶风郡的情况十分危急。

    扶风郡就在京兆郡的西侧,关系长安的安危,对长安来说极为重要,现在的扶风太守为窦琎,窦琎也是李隐妻子窦氏的族兄,但窦琎似乎有持扶风郡待价而沽的意思,所以现在仍没有投靠李渊。

    扶风郡的西北方汧源县一带,是在杨玄感之乱后,起兵拥立了个傀儡皇帝李弘芝,然后自称唐王的唐弼势力。

    薛举亲率大军进犯扶风郡之前,曾派派他儿子薛仁杲劫掠扶风郡,唐弼据守汧源抗击薛仁果。

    薛举派遣使者招降唐弼,唐弼觉得西秦势大,不愿硬抗,便同意了归降,于是便就杀死皇帝李弘芝向薛举请求归降。

    薛仁杲乘唐弼没有防备,袭击并攻取了汧源,收编了唐弼的全部部众。

    而那个唐王唐弼,则率领几百名骑兵逃到扶风郡请求投降,扶风太守窦琎这些年来在就对占据自己大半个管辖之地的人恨之入骨,见到唐弼自投罗网后,又怎会容他?

    于是,窦琎先假装同意唐弼的归降,等唐弼入城后,便一举将唐弼袭杀了。

    薛举吞并唐弼的势力后,实力越加壮大,其部众号称三十万人,此次亲自带兵来攻扶风郡,恐怕仍有意于长安,所以李渊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最终,李渊决定,派李世民率兵进击薛举,然后又派窦轨等人出使大散关,去安抚陇右地方的百姓,散播谣言,以乱薛举的后方。

    薛举方面算是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