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曼谷(21)之满舅到(第1/4页)  浏阳梦癫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午时分刚过,大女儿就回到了家里,是阿华开的车。

    待车子经过家门口的时候,坐在副驾位上的姑娘觉着奇怪:家里的车库门前,怎么停着一辆跟自己这辆“新车”一模一样的梅赛德斯?

    一旁的阿华淡淡地跟她说:“除了你的大伯和三叔以外,你家还有一个年级稍大的老华人。是你三叔的朋友。”接下来,他还叮嘱了一句:“万一有人问起,千万别说我们是开车过来的。”

    今日阿华正在公司上着班,老板女儿开车过来叫他陪着回趟家,还说是阿爸的口谕,但是没讲为什么。阿华把这项没有明示的指令理解为:老板家里急需帮手。昨日没走成,今天也许可以见机行事!所以,他不光是立刻遵命跟了过来,还自作主张地把车子开过了老板的家门口,行至前方几十米处一掉头,把正开着的这辆黑色,停在了前面那辆黑车的正后方。

    两辆一模一样的黑色老款梅赛德斯,前面那辆堵住了主人家车库的们,而后面的这辆停在隔壁邻居家的围墙外。

    为什么李先生今日又在这儿呢?昨日回到了家里以后,老先生觉得此事不太简单。他担心年轻人会太过冲动,真要弄出什么大的动静,反而不好收场。另外,满舅跟失踪多年的外甥再相见,情景也许精彩,自己跑过来看看也无妨。所以,老人家一大早就再次跑了过来。不单只是跑过来看热闹,他也学着昨日的李先生,把自己的车子横在主人家车库的门口,为了里面那辆可能出逃的小车。

    此时此刻,老先生和老大亦农正在准备午饭。

    其实,从昨日的晚餐开始,亦农就接过了二弟家里的锅勺。下午买菜的时候,三弟要他先买两天的菜,菜钱是那老老实实跟在身边的二弟掏的口袋。大哥和三弟不远万里来登门,主人家颂猜掏点小钱买个菜是理所应当。只不过在买菜的当口,妻子阿香正被三弟“挟持”着,让颂猜有些不痛快,但也没有办法。

    两位年轻人进门以后,阿香妈妈介绍着双方。本来是可以讲华语的,但丈夫提示要少说华语,装作听不懂最好。所以,阿香妈妈只能是中泰混杂,一副讲不清楚的样子。泰语又不能够胡说八道,因为现场的这位李老先生可是全能听得懂。

    聪明的阿华一看就知道是在演戏。他主动地上前协助,帮助老板的女儿理清了大伯、三叔的关系,还有那位年纪大点的李爷爷。

    大姑娘在惊讶大伯跟老爸长得很像的同时,三叔已经问开了话:“叫什么名字呀?”虽然阿华介绍这是二哥的女儿,正上着大学。

    “阿‘香’。”姑娘骄傲地报出自己的小名。

    “阿香?”大伯诧异侄女的名字,怎么跟妈妈一个样呢?

    “随妈妈的名而已。”一旁的阿华又是很主动。他知道阿香大婶不打算多说话,那就由我代劳着啰嗦几句吧。

    “哦呵,弟弟名为‘响响’,响亮的‘响’字。而你又跟妈一个‘香’字,不会混吗?”三叔笑了笑问道。

    姑娘家有些脸红地回道:“我不会写那个字,但阿爸说是三点水的那个‘湘’字。”孩子从小跟着父亲听、说华语,但读和写却是半途而废。也只怪那时父亲出家两年,等他还俗以后,女儿已经错过了学习读、写华文的最佳时机。

    在她出生的时候,老爸正受着腿伤。勇敢的颂猜有那么一刻的瞬间特别想念,故为女儿取了个“湘”字作为小名。之后,才有了随妈妈名的说法;等到老二出生的时候,小名也叫作“响响”,同音不同字。即便如此,家人之间的称呼倒也不会乱。父母称呼“阿湘”的时候,指的是女儿;如果“响响”叠字就指这个乖巧的儿子;阿妈称呼颂猜为“丕(哥)”,而父亲称呼阿香为“孩子他妈”。其实,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夫妻之间互相叫唤名字的机会本来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