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吴钩(第2/3页)  帝御仙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王声援,忠武独木难支。”

    秦宗权点点头。

    吴钩又道:“廉使有大志向,北取河洛,南下淮河,是必有的谋划。而朱温若是做大,廉使的谋划便无从实现。一山不容二虎,中原之地,除了廉使之外,不应该再有一个强力藩镇。”

    秦宗权眼前一亮,他期待的看向吴钩:“先生有把握能够说服安王,跟忠武结盟?”

    吴钩嘴角微微扬起:“事若不成,钩提头来见。”

    旬日后,吴钩带领忠武军的使者队伍,离开许州城,自北门出。秦宗权亲自相送出城。

    明媚的阳光在马蹄下扬起的黄尘里翻腾,百十人的使者队伍堪称大张旗鼓。服色各异的大小官吏,在甲士的护卫下跟在吴钩身后,身着劲装的练气高段修士贴身扈从。

    秦宗权给了吴钩他该给的底气,此行要面见安王,队伍里还有近十辆马车,装载着秦宗权带给安王的见面礼。

    吴钩回头看了一眼许州城,彼此相距已经超过三里,秦宗权带领的官员还在城门前目送。官道两旁的行人百姓,见到如此阵仗,都向吴钩投去敬畏的目光,行走在其中的小娇娘与江湖女修,看吴钩的眼神也神采奕奕。

    吴钩收回目光,看向官道前方,他忽然笑了笑,谈不上志得意满,但绝对意气风发。他对自己说道:“出名要趁早。”

    ......

    绕过宣武,一路北上,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吴钩终于到了太原城近郊。

    道旁的小亭内外,许多即将远行的人,正在和送别的人话别。在这个天色阴沉的上午,离别的愁绪好似格外浓厚,很多人脸上都有了泪水。

    吴钩收回目光,轻轻一笑,心里念了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他看向高峻巍峨的太原城墙,意态勃发。

    城楼前的甲士后面,立着一个玄袍飘飞的年轻人,两人的目光不期而遇。

    而这时,有一名白袍剑客,跨着青鬃马从使者队伍身旁飞驰而过。

    吴钩陡然神色一凛。无论是站在城楼前的玄袍年轻人,还是从身旁疾驰而过的白袍剑客,都让他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气质。一个如君王临世般霸道无匹,一个如仙人般飘逸绝尘。

    “千年太原城,果然人杰地灵。”吴钩心里默念一声,心里多了一些敬意。

    李晔送完南宫第一回府,处理公文没多久,就得到下面的人上报,说是忠武节度使周岌的使者求见。

    李晔接了帖子,但是没接见对方,而是让人把他们带去驿馆。

    过了两日,李晔已经决定动身去成德,在启程之前,他见了吴钩一面。

    接过秦宗权的信浏览了一遍,李晔将书信放在书案上,开始打量站在堂中的吴钩。

    秦宗权的来信言辞甚为恭敬,前面一大半都在吹捧李晔功高盖世,说他如何钦佩敬仰李晔等等,后面小一半则是说明了派遣使者的意图。

    在这部分中,秦宗权先是把朱温好生唾骂了一顿,说他以下犯上,祸乱中原,罪不容诛,然后表示愿意和李晔马结盟,共同对付朱温,还中原太平。

    吴钩自然已经认出来,面前的安王就是前两日站在城楼前的玄袍男子,面对李晔的打量,他只能尽量站直身子。不过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李晔并没有用修为威压来给他一个下马威。

    饶是如此,吴钩也半点都不敢怠慢,他进府的时候就发现了,府邸内外有无数大修士,整个王府深邃如海。

    即便没有这些修士,吴钩也得恭恭敬敬,因为他知道,忠武和他的命运,都掌握在眼前这个男人手里。

    在见李晔之前,吴钩脑海中已经想象过无数遍,今日会面会是怎样的景象,针对李晔会有的各种态度、言辞,他也想好了应对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