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聊斋(第2/3页)  书道至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妙,不明白自己究竟又哪里得罪了胡若雪。

    陶知谦哑然失笑。

    马车顺着官道一路行驶,终于在第二天清晨,抵达了江陵县。

    张思德和陶知行提前得到消息,早就为陶知谦在江陵县买下了一件占地一亩半的大宅院,够陶知谦五人入住绰绰有余。

    当天下午,就陆续有人来拜访陶知谦,最开始是娄清之,后来则是一些慕名而来的人。

    及《小红帽》之后,《一千零一夜》的发行终于让陶知谦的名声扩散开来。而且由于圣旨的原因,陶知谦也逐渐多了一个“陶谏才”的外号。

    由于是初来乍到,陶知谦也不好拒人于门前,只能一一接待。

    整个下午,一直到深夜,家中才终于平静下来。

    吃过夜宵,陶知谦来到书房,坐在书桌前凝神静气,摒除一天的杂念。直到良久后,才终于开始研磨动笔。

    “江陵有一书童,名曰宁采臣,为人慷慨豪爽,清廉自重。他常常对人说:‘我这个人爱情专一,不见异思迁。’有一天,宁采臣到县城赶考。沿途中,忽遇风雨,他急忙跑进一座寺庙里躲避……”

    《聂小倩》是《聊斋》中的一篇故事,在陶知谦前世可谓人尽皆知,甚至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聂小倩》原文是文言文,陶知谦自然不可能照搬原文,否则书生可能看得懂,但是那些普通人,只怕就要听得云里雾里,半晌不知所言。只有让小说故事在大众间推广开来,陶知谦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钱财且不论,这些于陶知谦只是身外之物,够用就行。最重要的,小说故事只有流传到一定程度,达到荒级以上的品阶,小说故事才可能具象化出来。

    若是在河西村那一战,陶知谦拥有众多具象化的故事人物,形势也就不会变得那般危急。传言那些圣人之流,念头一动就是万千雄兵,攻城略地不在话下。陶知谦现在对那等境界自然可望不可即,但他也不甘示弱,只能加紧追赶。

    陶知谦自作译文,又结合圣元大陆的情况,稍作改编,等全文写好,已经达到四千多字。

    “四千多字,如此格局若无意外,应该可以进入荒级,即便进入洪级也并非不可能。”陶知谦吹干墨迹,仔细检查了一边所写,忽而感慨道:“希望通过《聊斋》,能够改变世人对鬼怪一直以来的错误观念。”

    在初来到圣元大陆上的时候,陶知谦也受到环境影响,人云亦云,认为鬼怪都是害人之物。然而经过河西村一事,他方才明白鬼怪也同样有情,也会帮助活人。

    心有所感慨,陶知谦自然写下《聂小倩》一文,试图纠正世人一直以来认为妖魔鬼怪无情,只会害人的观念。

    书生修炼天地才气,肩负着守护人族的重任,但与此同时,他们读书识字探究天理,也有责任教化人族。

    太古时代,人皇带领人族从菇毛饮血中走出,教化人族修炼才气,学知识,究天理,方才让人族有别与愚昧野兽。太古之后,是为上古,上古众圣带领人族披荆斩棘,方才让人族在妖魔肆虐的圣元大陆上占得一席之地。

    陶知谦望着天外那一轮弯月,想着古代列位圣贤的事迹,不禁心潮澎湃,有感而发道:“我或不敢自比人皇,但也应当以上古圣贤为楷模。我既为人族,就有责任为人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肩负教化人族的重任。现在我以《聊斋》一书,试图改变世人对妖魔鬼怪的错误观念,是为教化,今后还必勤加不怠,此番宏愿,不敢或忘。”

    陶知谦微微闭目,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次日,吃过早饭,陶知谦让江左将《聂小倩》送去墨香书店,自己则在院中随意散步。

    胡若雪步步不离地紧跟在陶知谦身边,缠着陶知谦给她讲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