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天字—十七号(第1/2页)  古董珍珑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此话,此话怎讲?”刚坐回座位上的庞赟,听到周唐冥思之后突然讲出的话语,两手猛地一撑扶把站起身来问到。庞赟明白,这位樊家朝奉刚才话中所言的“传家之宝”正是自己的这把乾隆宝刀,听他刚才的话,莫非这把宝刀内含有什么自己所不知的秘密?

    古物,古物,先“古”后“物”。所谓“古”,实际上是指一件古董所隐晦的特殊含义,譬如是古董的出处或是它所经历的历史事件,还有的是指其中隐藏了千百年前的秘密。同样的一件古物,若是来自帝王之手,那价值会和来自将相之处有着天壤之别。同样的一件古物,若是被冠以了历史进程中难以昭告天下的秘密,那无论其材质如何,都会受到收藏家们众星捧月的追奉。所以当周唐讲出庞赟家的这件传家之宝内暗藏深理时,庞赟内心一震,他知道这种内含古理的器物在收藏文化里被称作“活舍利”,千万件古器中才有机会存在一枚,所以它的价值可想而知。

    “清乾隆御制的金桃皮鞘腰刀九十把,全部由内务府造办处承旨造办。造办处属清代宫廷内务府管辖,由内务府大臣亲自领导,是专门为皇帝和宫廷制作修理各种生活用品和珍玩赏物的机构。造办处下设众多作、处、馆等作坊,有玉作、画作、裱匣作、皮作、广木作、油漆作、安甲作、珐琅作、雕刻作、皮作,枪炮处、做钟处,如意馆等,最繁盛时多达三十几个作处。每做一件用品,各作各有分工,共同协作完成。九十把腰刀的制作,由内务府画出图样,玉作制作玉把,枪炮处制作刀刃,木作制作刀的木样,雕刻作商制图案,皮作制作皮签和书写满、汉文字,铁鋄作制造刀的什件等,最后交武备院组装完成。足可见腰刀制作工艺繁杂,精细入微,乾隆帝用心之深,思慕之切。所以历代皇帝对于这腰刀都悉心呵护,小心保存,谨遵先祖乾隆之训,就连亡国之君溥仪被撵出京城,流落天津之时,都时刻留心这批腰刀的贮存,不曾遗失一件。然而,乾隆帝当时在九十把腰刀完成之日,做出‘爱新觉罗氏宁可负天,不可损失任一’的嘱托,却在自己离世后只将其中的八十九把腰刀传给嘉庆帝,而缺失的那一把正是这件‘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这其中的缘由隐藏着乾隆帝一番不愿昭告天下的良苦用心。”周唐讲到最后一句时,一字一顿,神情中透出一股踟蹰犹豫的神色出来,因为这件宝刀中隐藏的秘密是乾隆不愿世人知晓的,而今日自己则要借此争得这项比赛的胜利,揭开汤鹫的面具,换回毛豁的性命。

    “啊?乾隆帝的什么良苦用心?”

    “怎么会这样,清宫内的九十把腰刀独缺这一把?”

    场下之人听到周唐的鉴赏之词后,大为惊讶,纷纷发出一声声音调勾转的惊叹之音后接着大喊出心中的疑惑。庞赟听闻之后也是心中大惊,他确实知道清朝宫廷内保存着其余的八十九把腰刀,所以一直以为自己家的这件传世宝珍贵就珍贵在是唯一一把流落民间的乾隆御制腰刀,却从来未曾听到族中有人知晓周唐所说的其中隐藏的乾隆的良苦用心。他紧张地加快呼吸,两眼盯着周唐期待着他的下文,想知道那所谓的秘密究竟是事实还是无稽之谈。

    “这把‘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本不属于‘天字辈’,原编号应该为‘地字十七号’,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承做的,存放于清宫廷的宁寿宫内。然而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也就是他退位给嘉庆,后者初登皇位之时。乾隆帝下令将其撤出,改为‘天字十七号’,由此它正式成为‘天字’号三十把腰刀中的一把。乾隆帝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都是因为当时的一个名人。”

    “是纪昀吗?”

    “是刘墉才对。”

    “肯定是曹雪芹。”

    场下观众听到周唐说到隐藏在宝刀之中的秘密竟然源自乾隆时期的一个名人,不等周唐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