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7 章(第2/4页)  三界书斋之新聊斋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善友相提携,誓了此生见弥陀。

    我听来极乐世界求法修行的信徒吟颂这样的诗,我常想他们所说的苦海孤邹是什么?净土不同于苦海,会不会也有净土孤邹,象我这样,能感觉到孤独的。总是引这些有缘人来净土,我成不了佛,那么我又该归向哪里?

    那天,我到弥勒佛尊那里,看到了他的通天洞地镜,起了玩心,我想看一下。我对自己说:我晃一下镜子,能看到哪里都是我的缘?是天上还是地下?能看到谁?如果是人我就去渡他来极乐,如果是神,我就和他一起修行,一起成佛。

    镜子中是那么荒凉的一条路,路上有一个单薄的身影,依依袅袅地走着,手里牵着几个怨魂。她不是佛,但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清透、那么淡然。

    不知道她是谁?这就是我要渡的缘吗?

    一天,阿弥陀佛尊教场讲法,微风吹皱池内清波,圈圈dàng开,池内金莲摇曳生姿,我看得入了神,风吹拂的柳条,好象她柔柔有腰肢。

    “引悟,‘阿跋致’地是何意?”

    我回过神来答到:“佛尊,‘阿跋致’是不退转之意。不退有三种:‘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三皈依基中之一是皈依佛,佛是觉而不迷,念念流入萨婆若海,那是道道地地的皈依佛;念念与如来果地的智慧相应,念念不迷。佛的净土之地就是‘阿跋致’地。”我答完佛尊的问话又说:“佛尊,这些教义已经熟于心,但是我真的看到了树随风动,我知道在修行者心里,没有树、也没有风,树没有动、风也没有动、而是我的心在动。”

    “是你的心在动,是你头上的烦恼丝随心在动,如池水层层波动。”

    那一天,我去找了她。我和她说:我头上每一根烦恼丝里,都有一个故事,我想把这些故事讲给你听,你想听吗?

    她用那淡淡的明眸看着我,不答话。

    我又对她说:你觉得地狱众生苦吗?他们在六世轮回里,今生向往的,还可以在来生去实现。我们都没有了轮回,我也没有入四圣法界(佛界、菩萨界、圆觉界、罗汉界),我有自己的悲和喜。

    她清清的面孔上多了几丝笑意,那笑那时进了我的心里。

    我问她:你天天引魂,寂寞吗?我引人归正途,天天如此,很孤独。

    她静静地看着我,一直没有和我说话,直到手中的魂溜走。

    我知道,私自离开净土,是破修行戒。我不怕,我曾那么近的看到了她。

    佛尊说:你一直呆在这片净土,不知道娑婆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去红尘历劫吧!经历了,看看你的心还是不是如这袈裟般洁净。你要记住,这片净土,才是你的归途,去吧!

    第四卷  引悟外篇之红尘悟相逢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自己是和尚,从小到大,一直在寺里修行。

    我是慧至禅师的关门弟子,我师傅很少呆在寺里,他经常下山去。二十几岁的时候,他带我下山了,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了灵山普济寺,我又在这里修行了。

    到了普济寺,师傅对我有两条严令:第一,不准去后山洞;第二不准下山。后山洞是寺里的禁地,谁也不能去,听说里面有僵尸,很厉害,还不能对外说。至于下山,师兄弟们常常下去,就是我不能,好象没有理由。

    不管在哪个寺里,师兄弟、师傅师叔还有师祖都是剃度过的,以头顶锃亮为美,我却是一头白色的披肩长发,我也是和尚。他们都是棕黄色或是土黄色的袈裟,我的袈裟却是纯白色,好象冬天的雪一样。

    小时候,缠着师祖问,他说:这是天机,大点了,问师傅,他说:不可说,不可说,大一点的师兄们都说我到了寺里就是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