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八百里钢钳6(第1/3页)  1640四海扬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广州,三水。

    朝阳升起,清晨的薄雾散去,露水在青草的叶片上打着转,晶莹剔透。

    原本应当是静谧的环境此时承受着重炮试射和上万具马蹄击打带来的噪音。

    守序登上一座小丘的山顶,深深吸了一口混合着硝烟和水雾的空气,硝烟刺激着肺部,味道是那么熟悉,沁人心脾。

    在副官肩上架起望远镜,守序扫过战场。

    4个旅,16个步兵营在前线展开双层营横队,火红色的战线宽度接近2。

    掌旗官手擎各色的旗帜,笔直站立在步兵团队列之前,战旗在风中摇摆,激荡着所有人的心灵。

    旅属炮兵营在步兵战线两翼列成连纵队,在旅与旅之间,也部署了少数炮兵。

    军属和师属重炮兵部署在步兵战线两翼侧后方,此时已经完成放列,在向战场试射。

    12磅野战炮采用最大标尺40射击时,炮弹初次落地距离在1150米左右。实心弹一枚接着一枚,从炮口喷涌而出,落在战场上,向周围宣示各自的领地范围。

    4个旅属骑兵团派出前锋,将鞑靼人的马队赶出中间战场。

    手持线膛枪的猎兵连在各营横队前排成散兵线。

    2700人,步骑炮混编的近卫军在山脚下待命,呈营纵队。

    近卫军右翼是海军陆战队第1团,该团没有骑兵,只配属有一个榴弹炮连。

    近卫军和海军陆战队共同组成本次会战的预备队。

    重骑兵旅位于小丘之后,骑兵纵队向后绵延。

    战线最右翼是航行在珠江上的桨帆舰队。

    猎猎的旗幡之下,20艘轻型和中型桨帆战舰划开排桨,向着上游前进,沉重的撞角破开浪花,在水中浮浮沉沉,泛着金属的寒光。

    100艘舢板在舰队前后四周游弋,战斗水兵屹立在船头,最后擦拭着他们的武器,佛朗机回旋炮c步枪c抓钩c水手刀c登船斧和手榴弹。

    既然是决战,就应当全力投入,守序告诉陈上川c杨彦迪和陈奇策,全中国都在看着这一战,东江分舰队c西江分舰队和明军水师要不稀一切代价,击破敌军内河水师。

    战列舰c巡洋舰无法在这里使用,海军抽调2500名舰上水兵,保卫身后的大营,也是本次会战最后的力量,守序此时还没有动用他们的计划。

    各部明军陆师都用来填补其他处的战线,集结在三水境内的陆军34000人全部是联邦部队,算上珠江上的水师,本次会战共有4万人。

    国防部c参谋总部c军令部c联合舰队,百余位司令部军官身穿大礼服,挂着全部勋章绶带。

    联勤部给军官们准备了早餐和佐餐酒,他们站立在山丘上,发出爽朗的笑声。

    来自巴达维亚c孟买c果阿c马尼拉等地的使者们,代表着联合东印度公司c英国东印度公司c西属菲律宾c葡属印度c丹麦东印度公司c瑞典王国政府来自澳门等地的耶稣会c方济各会c多明我会c奥古斯丁会的神父,在小丘两侧举起他们的望远镜。

    有些人嘴角含笑,有些人面容紧绷。或大或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这场战争的国际投资者,守序向他们许诺了战争胜利后的自由贸易。

    亚洲盟友或是中立国派出了使者,他们是来自汉城的李朝c来自鹿儿岛的萨摩藩c来自顺化的广南c来自阿瑜陀耶的暹罗c来自万象的老挝c来自巴刹格德的马打兰c来自末罗汉的阿拉干c来自万丹。

    重骑兵就在亚洲使者的身后,骑兵们冷酷的眼神,闪亮的胸甲和肩高148以上的战马,让所有人都在这火红色的战线前噤若寒蝉。

    战线对面,岳乐被迫接受会战。

    岳乐很常规地将军队部署为三水围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