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品茶(第1/2页)  崛起于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自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开始,陪伴了中华五千年历史。

    李鑫不愧是爱茶之人,连品个茶都有好大讲究,先是净面洗手,最后才正襟危坐取茶汤一碗细细品味。与其说是品,不如说是一种仪式。

    李鑫一边做边给李纲和颜师古讲解道:“品茶有六个步骤,第一步叫做:赏泽起舞。没喝之前先欣赏汤色:茶因品种不一,色也各异,或碧如温玉,或暖似琥珀,或深比玄石,茶色又在杯中分上、中、下三层。观杯中茶色,看热烟袅袅而上,萦绕之间,有轻香沁人,如佳人在前,令人欲邀而交之。”

    颜师古笑道:“家祖也是爱茶之人,我自幼跟着学习一些,但跟侯爷比起来,却是皓月星辰的差距。”

    李鑫微微一笑,说道:““我对茶艺之道的喜爱就好像武者对武道的喜爱一样,修行有得,体会到了其中的真趣,自然会变的虔诚,做人做事其实也通此理,越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便越能做的得心应手,越是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相互促进帮扶才能成事。”

    李纲撇撇嘴道:“哼,什么茶艺之道,我看你是更喜欢赚钱,大大小小也是个侯爷怎么满脑子都是铜臭,愚不可及。”

    李鑫哈哈大笑道:“老师,您可冤枉我了,我做的生意可都补贴到宫里了,要说赚钱谁也没有娘娘赚的多,再说你看学生家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哪像个侯爷。”

    颜师古笑道:“侯爷真会开玩笑,这长安城谁家都能揭不开锅,唯独你侯爷不可能,上次去侯爷的书店,门口排的可是人山人海,害得我把家祖的事情都耽误了,好在淘了一本侯爷写的数学,才免了一顿好打。”

    这是要好处来了!

    李鑫不开口,不慌不忙的将杯子放在鼻子前细细的嗅了嗅,这叫闻香识茶。君子之间,交淡如水,情浓似茗。良朋相交以茗会友,静闻茶香,品味的不仅仅是茶的品阶,更是凝聚在茶韵里,沏茶人的一番工夫。闻香,是识茶,更是识人。仿佛沁人心脾的知己,在色泽诱人的暖茶中,静候您的品读。

    李鑫双手托着茶杯送到李纲面前道:“老师您来闻闻味道,看看如何?”

    李纲双手接过来,放在鼻子前嗅了嗅,先前没留意,此刻细嗅之后发现这香气之中大有门道,入鼻似有腐气,入窍后化作沉香,通畅舒坦,精神都为之一振,再细细体会,竟似乎百香交集妙不可言。不由赞了句:“妙哉!”又道:“百味交汇,味味含香。”

    李鑫道:“不愧是老师,这茶只有沉下心来才能体会到妙处,老师刚刚坐下就能体会到,实乃我等楷模。”

    颜师古在一旁点点头表示赞同,所谓沉得住气,其实正是精神修养精深的一种体现。通常而言,年纪越大的人在这方面境界越高。反之越是年轻越是容易躁动,很难体会各种玄妙。

    李鑫继续他的茶艺之道,第三步叫做苍龙入宫。甘霖在口,稍稍一咽,便打开咽喉,热流直奔于深腹之处,烧至丹田,泉有俗语“茶烧烫着腰”。这一口,有苍龙逐日之势,故名为“苍龙入宫”。

    李纲按照他说的步骤品了一口,果然有点意思。笑道:“这个说法还真贴切。”又道:“茶艺之道是至诚之道,没有直入中宫,通畅肺腑的胆略豪气便品不出这种感觉来。没有耐心更是切不成好茶。”

    李鑫苦笑道:“您这是要把我捧上天,然后再摔成肉饼。”

    李纲指着李鑫的鼻子道:“你小子就是太懒惰,做事不愿意下心血,要不老夫真想收你当个关门弟子,把我这一身半辈子都交给你。”

    李鑫摸摸鼻子道:“还是算了,学生还是喜欢懒惰一点,实在是扛不住您老的教导。”

    李纲正色道:“你要办学堂我不为难你,甚至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