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新的机遇(第2/3页)  官路雄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在建外,这里最大的变化便是吹沙平田、迁村腾地,种庄稼的农田已被夷为平坦的建设用地,一部分土地因常年荒废而杂草丛生。位于南城新区北侧的江北市“四大家”机关大院整体南迁项目仍处于在建状态,尚未建成启用。

    新区开发遭到了洛天磊等人的反对和抵制。盛全发这一方和洛天磊一方多次就此展开激烈辩论。

    盛全发这方认为,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典范。正是以浦东的新区的建设、开发,拉开了上海经济新一轮腾飞的序幕。

    之后,上海浦东的开发模式成为了各地效仿的榜样。从省会城市开始,到地级市、县城,新城、新区建设逐渐成了各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准动作。以至于谈到推动地方发展,先搞新区,有些地方甚至不惜以搬迁政府办公机构的方式带动新区发展。

    可以说,在中国城镇化刚刚起步的阶段,新城的建设确实对扩大城市承载力、吸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管是浦东的繁荣还是一些内地新城的发展,都不乏成功的先例。

    盛全发等人坚定的认为,江北市要想发展,也必须走这条路。

    但是洛天磊一方则认为,从全国来看,随着新城建设的摊子越铺越大,辅之以地方政绩的冲动、土地财政的依赖、区域间竞赛的考量,新城建设已经成了一辆无法停下来的战车。已开工建设的新城,不断修改规划,扩大面积;尚未建设的,抓紧启动上马;一个尚未建设成熟时,另一个又开始动工。当新城的建设规模逐渐超过人口的实际需求时,“空城”“死城”是必然结果。

    洛天磊以中国关注度最高的“鬼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为例,其规划总面积达352平方公里、中心市区32平方公里,原计划入住百万人,但到今年入住还不到10万人。这其中还是当地政府为消减“鬼城”影响而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引人”后的效果。

    鄂尔多斯之外,贵州贵阳、辽宁营口、江苏常州、河南鹤壁、湖北十堰等城市也开始出现“空城”现象。宏观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已达到34亿,这意味着仅各地规划中的新城就能装下现在中国一倍的人口。

    盛全发则认为,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在于,从中国当下的新城建设来看,很少有哪个城市的新城是为急需进城的农民工规划,这些新城大多是瞄准“高富帅”群体,属于“富贵新城”。而江北市可以汲取这些城市的教训,予以改进,既为精英造城,也为草根造城。当然,主张新城区开发这一方是暂时的赢家。新城区开发在上任书记何志雄手中就启动了,盛全发是这一政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只不过,目前因为洛天磊一方掣肘,资金不够,进展较为缓慢。盛全发希望外部资金注入和拉动,

    否则,新城区的开发就会显得很尴尬,搞不好有烂尾的可能。也许,洛天磊等人实施的正是这种拖的战术,他等着看笑话呢!

    现在,江城阳重新启动了投资,其他一些观望的人肯定也会跟进,这当然让盛全发感到振奋。

    振奋之余,盛全发不由得对钟成又高看了几分。只不过去了一趟昌盛集团,就让局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此人才堪大用啊!

    钟成显然已经得到了江城阳的喜欢和认可,让他负责南城新区的开发工作当然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有问题。

    南城新区如果正式成立,一把手配置应是副处级,钟成担任科级干部已经是破格提拔了,再破格提拔,恐怕很难。

    何况他自己本人也只是正处级干部,对于副处级干部的任命,他也只有推荐权。当然作为市委书记,他的推荐是最有分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