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命运未卜,华工勇敢赴欧助同盟(第1/3页)  山河犹在红颜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战初期,虽然北洋政府领导下的中国保持中立,并未向德国正式宣战。但是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的情况下,随着战争的演进,协约国一方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同样作为协约国的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希望中国人可以作为工人前往欧洲支援协约国一方的作战。

    于是,在德国人无暇顾及的远东大地上,北洋政府不愿意得罪德国人,用半官方的方式大规模地招募中国赴欧劳工。这些华人劳工都是经过英法两国极为严格的选拔才得以聘用,特别是身体健康体检上,凡患有眼病、肺结核、性病及牙病者均被拒绝。

    所有被招募的华工来源主要以山东人、湖北人为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来自辽宁、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甚至甘肃。陈水生做为赴法华工,在选拔后被与其他华工集中在威海卫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以备有可能上战场做苦力的需要。随后按照安排分批次,乘船离开中国前往法国。

    当陈水生同这些被挑选的华工背井离乡,千里迢迢赶赴战火纷飞的欧洲,准备开始一段曲折艰辛的劳工经历时,多数人心中是迷茫的,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唯有一点是他们最清醒的;那就是,他们的离开可以为家人带来一丝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可以令他们过上较之以前不错的生活。

    至少对于自己可以有个交代,有个念想。于是,他们不惜拿生命做赌,放手一搏。正是这种掌握自己命运的勇敢精神,带领着他们一步步离那个遥远的国度,地球另一端的西方世界越来越近。

    陈水生所住的舱室内还有其他五个室友,分别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在驶向远方的海上漂泊无依,使得远离故土,思念亲人的他们相识相知,彼此信赖,相互关心、帮助,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你们都为何报名去那么远的地方呀?我是家里没人了,只有我一个,无牵无褂,想拿命搏―搏。也许能给自已攒点钱。”高山是个高高壮壮,皮肤黝黑说话直爽的山东汉子。

    “我,是家里老婆,孩子等米下锅。我又在外面欠了一屁股赌债,靠自己,一时半会儿肯定没法凑齐。正巧看到招聘启示,想想,自己的错还是自己承担吧,连老婆都没说,就报名了。我想,至少我这一去,给的钱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些。”来自湖南,身材相对略显单薄瘦小的孙东城从上铺上跳下,拍了拍坐在下铺床沿的高山说道。

    “我和陈子英是一个村的,家里世代务农,收成好时还有几口吃的,但是收成不好时,就什么都没指望了。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过穷日子,我们过够了,不想再靠天吃饭了。都想趁年轻出去多闯闯,我听他们都说到洋人的地方能多赚钱,就来了。

    也不认字,签合同时都是人家念的,上了船才知道,将来可能会有危险,不过现在也不说这个了,男子汉,既然决定了,就不反悔了!我们两个一定要闯出名堂,再回去,光宗耀祖。”个头颇高,浓眉大眼的东北小伙刘百胜拦着精瘦的陈子英的肩膀,豪爽的说着藏在心中多时的豪言壮语。

    “我跟你们都不一样,我是被人骗来的,那人看我小,好骗,说带我找好活干,能赚很多钱,我一想,父亲在外,家里的小妹妹病得厉害,正缺钱,于是没多想就答应了。结果那人就把我带到了招劳工的地方,还让我配合他说自己是他的侄子,结果最后签了合约,我才知道,这是要去外国做劳工的,见不到父亲、母亲和妹妹了,钱也被那人领走了,我不得已只能来了。你们都没我惨!呜呜呜呜......”

    刚过十七岁还一脸孩子气的安徽少年万平,不满地说着自己的凄惨遭遇,说到激动处,不禁真情流露,潸然泪下,哭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