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出兵之策(第2/3页)  重生之赵武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量。”赵雍“气愤”的说到。“说不得,某要带兵去质询一下两位国公,到底该如何礼敬天子了。”

    那使者正好被赵雍的义正言辞所感动,听到赵雍这么说,心中一亮,“对啊,怎么忘了,只要赵国肯借兵给天子,就能让东周和西周二国公俯首听命。正好可以改变自己被凌辱的处境啊。”

    “若是大王真的有意,此事到无不可。”那使者打定主意,缓缓说道。

    看着天子使者急匆匆离开的样子,众人无不向赵雍表示祝贺。

    “恭喜大王,只要天子命大王率兵入住王畿,赵国就可以实际控制东周二公之土地和军队,两国名存实亡,而我赵国的军队就可以利用两国的土地和财帛,修整练兵,争取早日拿下三川郡。”

    赵雍点点头,却又苦笑道:“不过这样一来,不但秦国要对我等严加戒备,韩国恐怕也将视我等为威胁了。”

    这就是赵雍去找鹖冠子的原因: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候,赵雍又开始拿捏不定了,这可能就是他本身的投机心理作祟吧。而鹖冠子告诉他,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隐藏实力已经不可能了,秦国恐怕要进入一段低潮期了,这个时候,恰恰是赵国崛起的最好机会,必须拿出实力,震慑一下众人,才能获得优势,反过头来,和秦国抗衡。

    鹖冠子的道理很简单,打压一个国家的实力,未必需要从力量上去削弱,扩张自己的空间,就等于变相挤压了对方了生存环境。对于秦国来说,削减秦国的实力,就要要压缩他生存的环境。秦国最需要夺取什么,赵国就要先一步获得什么。周武王攻打宜阳虽然是私心,却也无不证明,已经获得巨大实力的秦国,接下来的目标必须是中原,而欲取中原,就必须先占三川。赵国的既定国策是先取三晋,再图天下,那么三川就必须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绝不能够允许他国染指,特别是秦国。谁先获得了三川,谁就掌握了先机,即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必须这么做!

    “火中取栗,虽然有险,却也有利可图。”庞葱说到,就如同打仗一样,正是因为没有百分百必胜的战局,才有了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思路。天下之理,总是殊途同归的。

    “韩国那边,大王准备如何安抚?”

    自从以乐毅、尉僚为首的“少壮派”们成为赵国的红人之后,原来的赵豹等人,多少有些嫉妒。的确,乐毅和尉僚都是才能出色之辈,也当得上当前的宠信,但是朝堂就是这样,只有敌人,没有朋友。

    “这一点,寡人到没有主意,只不过王后给寡人想了一个办法,寡人觉得还可商榷。”

    众人都是久经政坛的老将,听闻是王后提出来的建议,心中隐约都猜到了端倪。

    “王后以为章儿年龄不小,应该选定一门亲事了。她所选之人,乃是韩王之女。”

    当韩倩提出要替赵章向韩国求亲时,赵雍哭笑不得。想一想赵章不过十五六岁年纪,放在赵雍那个年代,还是个初三的学生,而韩倩却觉得现在已经很晚了,若是再拖上几年,到了他行了冠礼再行求亲,恐怕就完了。

    若是放在之前,赵雍对于政治婚姻是不感冒的,甚至多少有些反对。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已经推崇利益至上的他,除了在本能上有些反感外,还是答应了韩倩的要求。现阶段,赵国还是少不了韩国这个盟友。

    众人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对于年龄上的问题到没有太多想法。韩国和赵国结亲,也符合赵国当前的利益需求。希望能借此,缓和一下两国之间的矛盾。

    “既然如此,这件事还是交予叔父办理吧。”

    赵雍扫视一眼周围的诸人,将目光留在了赵成身上。

    “诺。”赵成应道。

    “又要劳烦叔父了。”此时此刻的大殿上,只有赵雍和赵成两人。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