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4 章(第1/4页)  唐卡密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邑,有谋士计然;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明清时期,聊城因水而兴盛四百余年;另外,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国画大师李苦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学泰斗季羡林等等……他们都是聊城人。因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垫底,所以聊城人说话底气都很足,再加上离发达的东部地区很近,所以又凭添了一种“满怀深情望北京”的惆怅。

    包同和同事是自己开车去的,由于路上车出了点故障,耽误了一会,到聊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的七点多钟。沈家离聊城有三十多公里,是一个有些偏僻的村庄,只有乡级公路可以到达。到聊城后,包同脑子一转,找个借口给沈一环去了个电话,这样他去“看望”沈一环的父亲,就变得明正言顺了。

    虽说都是农民,可农民和农民当得还不一样,沈一环的父亲沈大叔不仅是堂堂的一村之长,同时人家还有一个儿子在北京做记者。北京啊,那是什么地方,中央领导都在那里办公,中央领导说个什么事,沈一环都要去记录,知道吧,那叫做“政府喉舌”!沈大叔动不动就跟同村人吹牛,并拿他儿子发表的文章给人看,人家就说了,“这不是写计算机的吗,哪里提到中央领导了?”沈大叔就理直气壮地解释,“中央领导都是用计算机的,我儿子写计算机,那不就是写中央领导吗!”总而言之,对于儿子在北京工作这件事,沈大叔是十分自豪的,因为这一点,他在村人中的地位和威望就高了几分,村里开会的时候,他动不动就会说“上北京让我儿子去找中央领导解决”这样的话。

    包同他们找到沈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将近10点钟了。正常情况下,农民朋友们应该已经开始在洗洗睡,这个时间去打扰,怎么说也不是时候。正在犹豫的时候,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再接起来一听,这不是沈一环的父亲沈大村长是谁。原来沈一环得了包同的消息,赶忙先给家里通报,沈村长一听这可是儿子从北京来的朋友,哪里还敢怠慢,等了半天等不到,于是问儿子要了包同的手机,直接就把电话打过来了。真是瞌睡碰着枕头,包同他们也就不再客气。

    在与村长深夜把酒、畅谈村里大好形势之下,包同得知有一个“收购老货”的人,一来就打听他家老爷爷沈兴旺去世的时候,是不是留下了一样东西。包同细问那人长相,一听就判断出是冯本初无疑。据说冯本初来沈家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来时,他在村头就东打听西打听的,到得沈一环家,也不言语,神神秘秘地看看就走,搞得沈村长心里有些发毛;可是这一次来,却是直奔村长大人家里,眨着那双鬼精的眼睛问,“不知道那老货还在不在?”村长说到这里的时候,红着脖子咽下一口酒说,“别说我家老爷爷没留下什么,就是有,也不能给这号鬼鬼祟祟的人。”也许是觉得自己在一个文化人面前,把“鬼鬼祟祟”这个词用得很好,沈大村长又得意地重复了一遍,“是的,这个人就是看着鬼鬼祟祟的。”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沈村长面红脖子粗的,包同就顺着葫芦摸瓜道,“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沈大叔瞪了包同一眼,“没有!”看来他还并不糊涂。

    开了一天的车,再喝了点酒,倦意袭来,包同和同伴喝着喝着头一歪就睡过去了。对于一个如同猎犬般的特种兵来说,即使睡觉都是闭只眼睁只眼的,所以迷迷糊糊之间,包同仿佛听到有人在说什么“老爷爷”,他眼睛一睁,发现自己正躺在黑暗之中,那个声音是从旁边一间屋子里传出来的。包同避开熟睡着的同伴,蹑手蹑脚地下得床来,把耳朵凑到发出声音的那扇门上,只听那沈村长对他老婆说,“哼,什么环子的朋友,还想把我当傻瓜呢,明明跟昨天那家伙一样,是冲咱家老爷爷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