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回忆中的文章(第2/3页)  妖帝追妻,超萌妖后太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派天光,雨脚骤然收起。无数颗晶莹的水珠,如软化了的玉,被遗留在花蕊叶心,盈盈如多情的从暗处窥人的眼波。

    当一切归于寂静,心中却涟漪不断,佩服雨水制造美妙音乐的天赋,使心灵在自然中得到升华。雨水洗涤了世间的灰土,使一切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自己却幻化为一条溪流,任其平缓地流淌林间。经春雨洗礼之后,草色绿无涯,桃花带露浓。亭亭翠竹,清丽脱俗,涨满直指苍穹的活力;幽幽青山,爽目清心,充盈坚韧朴实的秉性

    不知什么时候,又下起了淅沥沥不休的细雨。她从天而降,带来憧憬和希望。她的纯洁激励人们自新,真诚地摒弃一切恶习。人是最有灵性的,极力向往并维护美好的事物。归于自然,身处桃源圣地,一切和谐得无可挑剔。经风雨洗礼的心灵,还会肆意破坏巧夺天工的自然之景吗?

    雨,竟有如此的美丽,它虽不同于和煦的春风,如茵的芳草,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然而,她的纯洁、理性无时不在感化人类,终于凝成了这一片古色古香的画意......

    还记得!那时学了一片课文《烟雨黎明》!

    内容是这样的......

    烟雨黎明

    雨是逝去的云,埋葬人间。——阿狸如是说

    晨曦,柔缓地用指尖,滑过淡淡蓝色印花的窗帘。睡眼惺忪,朦胧地看到了那淅淅沥沥的丝雨,轻揉慢捻在剔透的玻璃上,再慢慢旋起,悠扬着水花,荡起了一世的清纯与唯美。

    我撑起米黄的油纸伞,婷袅浮于水波之中。烟雨退却长街虚幻飘渺的浮华,点染一脉清新的女儿情愫。烟雨中的人们,也不知不觉地浮现在烟雨的帷幕里,扮演着一个个无声清透的灵魂。只是这些清透的灵魂又被这潇潇暮雨拉远,宛如隔世,谁也不曾相识,各自在诉说着尘世的故事。雨儿就这般点点滴滴,散落着黎明,惊艳着琉璃,轮回着圆舞。一丝雨,便倒映着一世的清静;一线丝雨,便绘画着几生的安逸。

    雨之声似如玉之声,又像白居易老先生所云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那是一种来自自然的清脆天籁,婉约而又细腻,清脆而又优雅,是“天然去雕饰“的。雨之音是超脱红尘的,纵使是悠扬的笙箫,也无法奏响这烂漫的柔情;纵使是千年的琵琶,也无法演绎这亘古的清脆;纵使是罕有的古筝,也无法渲染这纤纤的恬静。只能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支曲子便从此在代代人的传唱中愈发神秘。雨之形,自是虚幻缥缈的,有诗曰“无边丝雨细如愁”,说雨是无边无际的,如丝般纤细的,作者就联想她是如愁一般,“剪不断,理还乱”,话无形为有形,自我感悟罢了。然仍有能人之士能“看”见雨,如朱自清老先生说的一样,“像牛毛,像花针”一般。我呢,也就是觉得她像绵绵的细线,连接天上和人间,缠绕着美好;有时也好像父亲的发,一样细细的,向我们诉说着流年与繁华。但有人也说“看”不见她,这应是另一种角度与视觉吧。也许她有时的无形,让她在百姓心中比雪显得更珍贵吧。雨之色,众人皆道其无色,这恐怕只是一种化学的说法,我也不否认。但细细品味来,谁又知道这无色的雨背后又有多少华丽颜色。和华美的珍珠比较,她的颜色更清丽;和剔透的水晶比较,她的颜色更充实,她又似刚出生婴儿纯洁的心。雨之色,自是纯洁之色的变化,是多姿多彩的,谁又敢说雨是无色的呢?

    雨除了她无与伦比的精彩声声形色之外。更吸引人的是雨那如巧克力般浓润的文化底蕴。有落花畔“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脉脉才子柔情;有芭蕉叶下“点点滴滴,到黄昏,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的凄苦无奈。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男儿壮志;有李煜“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淡淡孤苦;更有沈园庭院深深处反复吟唱“雨送和黄昏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