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3章 艺术真可怜(第2/4页)  重生明星音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曲的话,可就要煎熬得多,尤其从无到有,全新构建一首音乐的框架、织体、和声、配器,再填入旋律、节奏等等,真的是一门系统的工程。跟小修小补的改编,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肖静茹想要作曲的话,首先就跟滕舒婷一样,老老实实把作曲几大件精通后,在各种不断的练习,作曲系的功课和作业可谓是音乐学院里最多的,各种对位和声,让无数作曲系学生想死的心都有,也是以滕舒婷为代表的作曲系学生,之前对秦放歌那么痛恨的原因,他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时常被作曲系老师拿来当教材,让人情何以堪……

    肖静茹想法和灵感还是很多的,缺的是把这些东西具现成音乐的能力,也不光她是这样,乐团其他很多姑娘都是这样。光靠乐团里的滕舒婷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秦放歌的出现,也犹如久旱逢甘霖。

    而肖静茹选择的《子夜四时歌》,是属于南朝乐府诗歌,南朝乐府,又是清商乐曲的一种。秦放歌以此主题作曲,肯定是绕不开清商乐的。

    好在现场的姑娘们,包括学习小提琴的龙雪瑶,中国音乐史都是必修课。课程中对清商乐有着相当详尽的描述,中国古代,乐舞不分家,也跟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很多诗歌都是唱出来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秦放歌这个作曲家更需要了解这些东西,他对这些知识也都倒背如流,没重生之前,在另外一个时空当音乐学院音乐教师的时候,这些常事都是相当了解的。两个时空在大约三四百年的时候才有了异常,但大体历史进程没什么变化,而且,主要也是西方音乐那边,中国这边本来也没那么多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家。

    《子夜四时歌》是受到最初《子夜歌》的影响,子夜,晋朝女子,有才却多愁善感,后来被迫与爱人分离。子夜创作了在东晋南朝的著名乐府《子夜歌》(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歌曲的风格极其悲哀,乃至东晋豪门王轲府中的鬼魂也为之感动而唱起了这首歌。《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而《子夜歌》所代表的语言质朴、男女对唱、四时而歌等表达方式都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特殊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后世的思维方式,《子夜歌》的创作方式和抒情手法为后世文人借鉴成为其新的写作范式。

    在《子夜歌》中,诗人抒发女子的相思与思慕之情,主要包括对爱情的痴迷和忠贞不渝,寒秋之际记挂情人的冷暖以及对相思让人华发早生等等。同时塑造了负心男子的形象,正是这些形象给女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常虑有贰意,欢今过不齐”通过女子对男子行为的描述,表现了男子的不忠。“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男女在最初相恋时非常的亲密,其后男子的心却逐渐转淡,感情一日不如一日。“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运用比兴的手法,揭示了男子的负心。“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欢负情人,郎今果真诈。”曾经的誓言也留不住男子善变的心。可以说,这些负心男子的形象也从侧面增强了女子生活的不幸与痛苦,更加丰富了吴歌西曲的内涵。

    秦放歌选作新三国演义插曲,以及肖静茹点名的《子夜四时歌》正是《子夜歌》的变曲之一,现存的数量也相当多,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每个季节中女子对于爱情不同的感慨和思念,其中包括完美的相遇、热烈缠绵的相恋以及哀怨惆怅的思念甚至惊心动魄的分离等等。

    鲍照,谢灵运,李白都有受此影响,唐代诗人李白更是借鉴吴声乐府的高手,尤其是对于《子夜歌》的借鉴更是出色。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整首诗是诗人月光里思念故乡的情景,这与《子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