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8章 幸福(第2/4页)  重生明星音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认识得特别深刻,陈天虹也就越发了解他的恐怖和妖孽之处,待得给她的生日礼物琵琶行横空出世之后,她就完全沦陷了进去,放弃了一些的矜持和节c,只想和他一辈子探讨和交流更多更深入的艺术,包括但不仅限于琵琶。陈天虹爱和他一起做的事情很多,亲吻拥抱爱爱两人都特别喜欢,但让她更有感觉,还是在他演奏琵琶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尤其他还要勇敢的挑战自我,为她一个人演奏琵琶版的丝绸之路协奏曲,她也敏锐的意识到,很有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次机会!想让他再演奏还真是千难万难,这也是最令她激动兴奋乃至战栗的地方。对琵琶、琵琶曲、琵琶演奏者的审美,陈天虹敢说她不会逊色于任何人。每种乐器在演奏美学方面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琵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对演奏美学的要求与其它乐器也有所区别。琵琶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它的演奏几乎不借助于非音乐手段,我们古代也没发明曲谱,主要还是得依靠演奏者自身的二度创作来完成演出。在陈天虹的从小到大的教育和人知中,演奏琵琶最重要的关键就是:一要把握住点与线、线与点的关系;二是要控制余音以表现琵琶的“韵”;然后就是形神兼备的体现出音乐中的各种内涵来。作为一件个性极强的乐器,琵琶演奏得好,声音就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的晶莹透亮。它以点状发音为基础,由不同的“点”连接成“线”来勾勒出音乐的旋律。琵琶演奏的特点是颗粒性强,在颗粒间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由于“点”的发音延音短,在演奏旋律性较强的乐曲时会出现颗粒太清楚,旋律线条不明显的问题。这些陈天虹都是知道的,秦放歌在此也做出了相当的典范,他甚至都没时间去看已经入神的陈天虹,只专心在琵琶演奏上。整首协奏曲的情绪极多,光是铺垫的就有山水景色,甚至是人物内心独白。比如他在演奏到流畅抒情的乐章时,就“点”包含在线条之中,而没有过于突出。琵琶的技法复杂繁多,他在演奏中也常用轮指、滚奏、摇指、双飞等各式技法,倒也不是为炫技,而是更好表现音乐形象。而在弹奏时,要求对指力的控制也是相当高的,不管是大指过重,还是无名指、小指太弱都会破坏音乐的线条。要具备旋律的歌唱意识,均匀地弹奏出音乐的线条,给人以连贯和流畅的感觉。在陈天虹听来是描写丝绸之路自然风光的这段轮指演奏中,他就用中速偏慢的轮指表现悠扬抒情的旋律,如果颗粒过于清楚,就会破坏旋律的流畅性,虽然“点”是琵琶发音的基础,但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点”,要根据不同的音乐来追求“点”与“线”的和谐统一。陈天虹看得入神,更深刻感受到秦放歌在琵琶演奏时,左右手相加十个“点”的碰撞所产生出来的那与伦比的美感。和他演奏钢琴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但她都特别喜欢。她当初只教他的时候,就有跟他说起过,在琵琶的演奏中不能单纯地追求“点”而忽略了旋律,当然也不能只重视旋律而忽视了“点”。很多时候作品都需要在线条中突出一些“点”的效果,让流畅的音乐变得有棱角,以突出音乐本身的个性。有的音乐需要刻意在“线”中找“点”,如果没有这些点,旋律会变得模糊不清。其实她不说这些,以秦放歌对音乐的理解,这些普遍的道理他都懂得的。就像在这段,他用速度缓慢但却是不断的轮指表现如泣如诉的旋律,像是描述人们走在丝绸之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艰辛。他同时在慢轮的大线条中突出“点”的重音,使得音乐内涵也更深刻。如果只有“线”没有“点”就不会给人以震撼的感觉,音乐变得平乏,失去光彩。在琵琶演奏中,根据音乐的具体需要将“点”与“线”完美地结合,使音乐既优美又流动,又能表现出琵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位琵琶演奏者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之一。至于音韵美,秦放歌接触民族音乐这么久,也深刻了理解到,这其实是个比模糊的概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