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5章 祸水东引(第2/3页)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海盗。

    此后随着宋军的壮大,水军更是强盛的不像话,连蒙元水军都躲着走,海盗们更是望风而逃远避琼州。而赵昺还活学活用,转而利用海盗匪寇和形同盗匪的盐枭骚扰蒙元占据的闽广地区,逐步将他们收为己用,终发展成为一支可与元军抗衡的力量,在收复江南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被编入宋军正规军序列。

    进入江南后,赵昺要靠海贸挣钱,对海盗的打击更是不遗余力,将东南沿海的海盗远逐,并以水师进行护航开辟新航道,可以说海盗们见到无不远比。但是此次盗匪袭击海州,使他发现盗匪们并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利用两国交战的时机要从中分一杯羹。而更让赵昺担心的是盗匪们已经有了合流的趋势,并尝试相互配合作战。

    要知道一盘散沙般的匪寇,远比一支抱团的亡命徒要难对付。小股的盗匪也只敢做些劫道、绑票、敲诈勒索之类的小案子。而一旦几股匪寇联合起来,他们胆子也就壮了,能够占山为王,攻打防守薄弱的州县,抢劫仓廪,劫掠人口。若是不能及时剿灭,实力也会随之壮大,进而形成割据力量。

    不过赵昺也明白陆上的土匪相对来说要容易对付,因为一个国家是不会任由境内的盗匪壮大,即便他们可以趁战乱得以壮大,可战争结束后,无论胜败皆会对他们进行剿灭。另外制约陆上的盗匪发展的就是经济基础,他们为了避免打击,往往只能钻山沟,进湖荡,那些地方多是穷乡僻野,没有什么大油水。

    另外土匪们的经济基础是到处流窜,暴力投机商,是屌丝散户抱团的产物,要不怎么叫土匪流寇呢?再有他们就是在刀口上讨生活,观念也更加现实,你没钱谁跟着你干。所以什么江湖规矩,契约精神都是胡扯,他们信奉的是有奶便是娘,谁有钱跟谁走。

    可他们海上的同行就不同了,海盗的主业并非是劫掠商船,他们的盈利模式是源源不断的海上保护费和通过自营贸易赚取巨额利润。而一旦壮大到一定规模,还会有财团,豪门大户进行投资,转而向海商们收取巨额的加盟费赚钱。因而财力雄厚的海盗可以打造更多的战船,招募更多的人入伙。

    同时剿灭海盗也十分困难,有些小的国家根本养不起水军,更不要说去镇压了。即便有能力剿灭海盗的国家,只要不侵犯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去‘管闲事’,且更乐于利用海盗打压商贸上的竞争对手。且海上战斗也不必陆地,大海茫茫,岛屿众多,想要发现他们的踪迹都十分苦难,而即便发现了也不一定追得上。

    另外海盗打的是游击战,海岸线漫长,不可能在每个地方设防,而他们却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地点登陆劫掠,让你防不胜防。所以很多国家苦于对付海盗成本太高,对于海盗除了严刑厉法震慑之外,多是采用招抚政策,收为己用后再利用他们去对付海盗。

    这些陆上的盗匪,赵昺并不特别在意,随着地方政权的建立,组建地方武装后,在禁军协助下会很快将盗匪镇压下去。而边境防御体系完善后,来自蒙元方面的流寇搞越境袭击会越来越困难,同时蒙元也不会因为流寇频繁袭击宋境而引发两国的军事冲突,会对境内的流寇进行严厉打击。

    但是对付海盗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了,不仅需要水军对海盗进行打击,还要加强沿海州县的防御,修筑城池和加派驻军。同时在海岸线上的河口修建堡寨,防止海盗入侵内地,并布置瞭望哨加强对海面的监视,以便及时示警。

    不过被动防守不是赵昺的风格,而一劳永逸的解决海盗问题也不现实,那么只有设法为自己所用一途。利用海盗进行海贸,打击竞争对手,这非是他所创,世界上早有先例。他就怀疑现在海盗突然变的猖獗起来,必然有人在幕后操纵,而最可疑的就是朱清和张瑄。

    这两人通过垄断运粮和贸易赚了不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