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二章 袁大帅的战术(第1/3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曹袁刘到达晋阳城的第二天。

    晋阳城外,官军大营,响起震天的鼓声,和盖地的号角声。

    金鼓毕,众将聚在了中军大帐。

    帐中,袁大帅气势很足,帅位高坐。下面左侧,秦峰、曹操就座,二人对面,丁原、刘备端坐。其余荀彧、典韦、许褚、高顺、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人,依次站位。

    这阵容,说是目前东汉时期的第一阵容,绝对没有人敢有意见。

    袁绍巡视了一番人头,发现都到齐了,还多出来一个陌生的面孔,不禁指着高顺道:“这位是?”

    秦峰微微一笑,道:“本初兄,这位是我前将军部,新任的将军司马高顺,高伯达。”

    高顺走出,不卑不亢,抱拳一礼,“见过袁将军,以及诸位将军。”

    “哦~。”曹袁刘不多问,毕竟秦峰开府治军,这都是人家本部自己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而张辽昨日里已经将秦峰提拔高顺的这件事情汇报给了丁原。

    此刻的丁原,眼角一阵抽搐,心说这秦子进,拉走一个我并州军的士兵当司马,简直莫名其妙。这个叫高顺的,有这么大的本事?

    丁原不知道高顺的本事,若是他能未卜先知,也不至于被吕布砍了脑袋。

    吕布得知此事后,就十分羡慕高顺。而张辽,则是替高顺高兴。张辽也因此得以知道,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丁原详细介绍了匈奴人的情况。

    总的来说,匈奴人的大本营设在了雁门郡,兵力到达了三万。由于匈奴无差别大扫除式的劫掠地方,因此粮草物资是充足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雁门等郡的大城池依旧在官军手中,所以匈奴人并没有坚固的城池为依托。

    丁原介绍完,问道:“袁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袁绍颇有自信的模样,侃侃而谈道:“我军兵力优于匈奴,匈奴又没有城池可以退守。我准备下战书,约匈奴王羌渠。四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一,决战。”

    劳动节决战匈奴?

    秦峰便感到,袁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就提醒道:“袁将军。匈奴三万精锐个个皆是骑射好手,战力很强。我军虽然人数占优,但骑兵数量只有三千,不可大意。”

    似乎曹操、刘备、荀彧等人深以为然。

    袁大帅不是凡人,他哈哈一笑道:“本帅怎能不知匈奴骑射,战力极强。然而骑射不及步射射程。”他说着起身,一指军事地图,“所以本帅将决战地点选在了“静乐县”南部的高金寨山脚下。其地形为黄土丘陵区,南北狭长地势高地起伏又分散破碎,将会大大限制骑兵的机动。”

    袁绍说到这里。十分自信道:“本帅将步兵布置在前,引匈奴骑深入。弓弩手藏于阵后,猛射。”他重重一挥手,“两翼骑兵包抄,必一战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秦峰细细想来,后世里,袁绍手下的大将,就是用这样的阵型,将公孙瓒的白马骑兵给ko了。

    曹操不禁点了点头,伸出大拇指。道:“袁将军的布置十分高明。”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道:“就是不知道,匈奴人会来吗?若是不来……。”

    袁绍头大,道:“不来再说不来。”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不来再琢磨,于是,众人看袁绍说的头头是道,不免一阵点头。

    秦峰和他的军师荀彧对视一眼,他们虽然认为不可能如同袁绍说的这么简单。但两军对阵是要对得,官军又占据地利优势。若是匈奴果然来到高金寨山。就再好不过了。若有其他变化,也需临阵决断,现在想的再多,也没用。

    至此,袁绍的策略,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于是乎,袁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