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7章 给齐威王讲道《二》(第1/2页)  庄子的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的庄子,讲道因人因地而讲,不同于上次在漆园讲道,讲的内容大不相同。

    这次是给齐国的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讲道,而且!现场不仅仅是齐威王一个人,还有孙膑、田忌,以及后来历史上有名的田婴。还有其他成年皇子和皇子们的老师。

    以前给秦孝公、卫鞅讲道的时候,秦孝公与卫鞅都是对他很友好的,双方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愉快地进行的。与其说是他对秦孝公、卫鞅讲道,不如说是他与秦孝公、卫鞅在进行交流。

    给秦孝公、卫鞅讲道的时候,气氛是相当地融洽的。他在咸阳皇宫内住了差不多近一年时间,除了给秦孝公、卫鞅讲道外就是打坐修炼,再就是百~万\小!说。

    在秦国期间,庄子看了不少他感兴趣的书。

    与师父杨朱隐居在深山中,他没有看多少书,只是听师父杨朱讲解过许多书,提及过许多书。而在咸阳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这些书。

    在秦国咸阳期间,他与秦孝公、卫鞅是那种亦师亦友、忘年之交的关系。

    在道学方面,他是秦孝公、卫鞅的老师;在人生阅历、为人处世等方面秦孝公、卫鞅又反过来是他的老师、前辈。

    那次给魏国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魏惠王讲道时,情况又不一样。

    魏惠王是一个很实际的君王,那种急功近利的人。再则!给魏惠王讲道的时候,庞涓也在场。有庞涓这个嫉妒别人才能的人在场,可想而知,你想忽悠人是不可能地了。你要是说错了,马上就会遭遇庞涓的陷害。

    当时的庞涓,就想陷害庄子。两人之间没有仇恨,就是因为他的心胸狭隘,嫉妒别人。

    比后世的周瑜还嫉妒得厉害,一样有那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

    在魏国给魏惠王讲道的时候,庄子主要讲治国。主要是劝导魏惠王,不要主动用兵,不要侵略别的国家,要“富民强兵”。先让人民富足起来,再向人民宣扬保家卫国思想。然后!才能谋求拓展。

    只有人民富足了,才害怕别的国家来入侵,抢夺他们的财产、毁坏他们的家园。如果别人来入侵他们,毁坏他们的家园,杀害他们的亲人,他们就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家卫国。

    一个穷困的国家,人民饭都吃不上,就不愿意去打仗送死。就算你强迫他们去当兵打仗,他们也没有战斗力。就算去当兵服兵役,也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但是?如果穷困是因为被人迫害,比如说秦国,是被人连连征战而造成的,他们又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有仇恨,他们要报仇。

    当时的魏惠王,很是认真地听取了他的意见,并接受了。不过?魏惠王并没有全面实施。对于魏惠王来讲,攻打别的诸侯国,掠夺财产,比自己国家的人民辛苦种地、经商、发展,来得快。

    魏惠王是一个想靠战争发财的君王。

    这次是给齐国的君王也就是后来的齐威王讲道,背景也不同。也可以说,他不是请来讲道的,而是!被齐国君王押来解释原因的。你要是解释不清楚,齐君把你当成了危险人物,危害到他们齐国安全的人物,就有可能把你给杀掉。

    还有!你要是解释得令齐君等人不满意,你也有隐患。一旦别人把你当成了危险分子,你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人家明面上不把你怎样,背后还不知道怎么对你下手?

    对于这些!庄子是考虑得很清楚地!

    所以!这次给齐国君王后来的齐威王讲道,庄子从另外一个切入面入手,主要讲解道家积极性的一面。从人生观这个角度入手,来讲解道学。

    “那?”齐君急切地问道:“怎么才能让人心不乱呢?”

    庄子说:“当今乱世!诸子百家,都在宣扬自己的学说观点。其实!也就儒家、道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