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6章:奔赴另一战场(第2/3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心,而息王殿下则有天下万民在背后支持着他,也正因如此,陛下长期以来才一直处于被动的地步。所以你千万别小觑了此次增援,你不想你的太子之位未来受到威胁,想要安然的登上帝位,必需得民心。你在陛下亲自指点之下,各方面都不错,可你缺少的是民心,百姓只知道太子是你李承乾,而你长什么样子,为他们做过什么,他们一无所知。所以,你要在这方面多多经营。你离开长安,或许会给其他人机会,但你固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可得到的,将远远多于失去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很多人已将秦风视为太子党,不仅是朝中大臣,就算诸位渐渐长大的皇子也是这般。秦风经过多番考虑,多番考察,觉得李承乾确实具备一国储君之特技,再加上他的出色是公认的,再加上他与长乐亲厚,久而久之,心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向。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大唐利益的基础上帮他的一把,而不是帮他对付其他皇子。如果李承乾是扶不起的阿斗,他远而避之亦不为晚,别人也找不到他的麻烦,毕竟,他没有帮李承乾做过什么坏事,即便是合作也是为了大唐着想。

    就像这次一样。

    李承乾心中恍然道:“妹夫所言极是,若非妹夫提醒,我险些错失良机还好我聪明了一点,把妹夫也带上,如有不当之处之处,还请妹夫不吝指责。”

    秦风笑道:“义不容辞!”

    正交谈间,魏征已匆匆而来。

    李承乾热情的将魏征迎入大殿,奉上茶水。

    “太子殿下c小秦大将军。”

    不等李承乾开口,屁股还没有落地的魏征迫不及待道:“可以良策。”

    “不瞒魏大人,承乾此刻没有丝毫头绪。”李承乾很坦然。

    魏征一怔,疑问道:“既无头绪,太子为何要接此重任?”

    李承乾道:“听闻百姓受灾,冲口而出。”

    魏征动容道:“好一个冲口而出,臣代天下万民感谢太子。”

    “魏大人客气了。这难道不是承乾应该做的么?只恨承乾才疏忽学浅,不当之处,还望魏大人不吝指教。”

    魏征点了一点头,对秦风道:“小秦大将军可有良策。”

    秦风道:“现在要做的是收集全长安的麻袋,与此同时,让灾区附近的郡县也备上麻袋,越多越好。”

    李承乾不解问道:“这收集麻袋有何用处?”

    “做沙袋!”秦风用双手比划着,沙袋的形状,说道:“想要堵住黄河缺口并不容易,面对湍急的水流,寻常方法根本行不通。就算用再多的泥沙浆土也会在浸水的一瞬间让急流冲个干净。沙袋不一样,能够将泥沙聚起来不被冲散,还能在第一时间沉入水底。只要沙袋足够多,便能在短时间里填补缺口,搭成临时的堤坝。如果一时半会没有收集太多,可以令各郡县官吏发动百姓,纺织竹笼。”

    魏征眼中一亮,一眼看破了个中奥妙。他幼年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昔年在李密麾下不得重用,被任命为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管理政务。李密立足黄河南岸,境内多地经常受水患影响。

    魏征也因此研究过如何治水,如何在堤坝决堤的时候抢修堤坝堵住缺口。世间流传的以木桩打入地底为基,再以木桩为支撑点修筑堤坝。如此确实能在湍急的激流中建成堤坝,但在打入木桩的过程中极其危险,进度又极为缓慢,不利于抢修。他也曾苦思许久,想过不少的法子,试过改良,成效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遇到强激流的时候,反而不及笨旧的方法实用。毕竟老办法虽然笨拙,但实实在在是经历过考验的。

    秦风提出的沙袋筑堤法,确实方便实用,在道理上来讲是行得通的。至于竹笼装石填埋法也是古而有之,李冰在都江偃时就大量采用此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