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劳动力瓶颈(第1/2页)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着这陆续新开的工程,魏民生手上的劳动力又捉襟见肘了,用对讲机联系上秭归城里的王武顺,让他回山庄一趟。

    王武顺回到山庄后,魏民生对他说:“你在秭归城里招工的事办得咋样?”

    王武顺很为难地说:“主人啊,我也有些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如此高的工资都不愿意到山庄来做事。所以这段时间我也去打听了一下,原来这秭归城是一个驻防之城,总共居民只有两千多人,里面的居民有一半多是官兵和其亲属。其它的一千多名居民里,除去老弱病残和那些小孩,能够出来做事的都出来了。剩下的很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只好在城里找些事做,实在是没办法出来啊。”

    “那为什么不把老小都带过来啊?山庄不是建了招待所吗,那通铺住一晚上只要两元华夏币。现在山庄严重缺人,就是老的小的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但那招待所不在山庄之内,大家心里不安稳啊。在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发生战争的世道里,他们还是觉得住在城里安全一些,至少有城墙可以依靠。”

    “那你问清楚没有,这秭归城驻防的主要对象是谁?”

    “李掌柜对这些比较清楚,据他所说,这秭归城属于吴国最西北的一个小城,位于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处,与蜀国的巴东郡只有七十里。幸好有长江天险所隔,从巴东到秭归这一段水路,只有秭归城周围适合船只靠岸,下一个合适的靠岸地就是夷陵郡,所以这秭归城就是这长江上拱卫夷陵的一个重要驻防地,防止巴东的兵马威胁夷陵。临近魏国的地方是十万大山,几乎没有魏国的部队,但这大山之中有一些山贼和强盗,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到附近的村庄掠夺粮食和财物。附近这些村庄的人,为了获得安宁,只得每年定期地向这些强盗缴纳一定的钱粮,被逼无奈,甚至村中一些年轻人也加入了强盗之中,所以大家在城墙之外都感觉不安全,不愿意外出。”

    “那这秭归县令为什么不带领手下的官兵剿匪呢?”

    “难啊,官兵们可没有我们这对讲机,接到村庄的求救信号后,救援的路程中又会耽搁一些时间。这些强盗土匪抢到东西后,在官兵未到之时,就立即逃入了十万大山,几百人的官兵如何清剿。”

    魏民生听了王武顺的话,心里大恨,老子只想多找几个人帮我做事,你们就这么不消停,看样子需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些强盗了。不劳而获,我魏民生的词典里就没有这个词。

    在卫星地图上仔细一看,这茫茫大山想要找这几百个强盗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最好是能够把他们引出来,来个瓮中捉鳖。

    于是魏民生又问王武顺:“这些强盗大概有多少人?是一股还是几股势力?”

    王武顺说:“我听李掌柜说这些强盗大概有四五百人,其中最大的一股强盗头领叫龙啸天,以前也是这秭归城的一个百户,因为喝酒贻误了战机,害得这秭归城差点被蜀国的水军攻破,夷陵郡的郡守大怒,要军法处置他。但这龙啸天身体强壮,虽然没有万夫不挡之勇,但摆平寻常几个兵士也是很轻松的。平时不喝酒的时候,对下属也不错,也很讲义气,听说郡守大人要斩他,在几个心腹的帮助下,逃出了秭归城,到十万大山中落了草。在几个心腹的帮助下,逐渐整合了几股小的强盗,成了这秭归城附近最大的一股强盗势力,手下有三百多名强盗,就连官兵都不敢轻易找他的麻烦。”

    “那这龙啸天有固定的老巢吗?”

    “那龙啸天的老巢听说离我们山庄有三十多里路,在一个叫龙洞湾的地方。”

    “既然这龙啸天有固定的老巢,为什么这些官兵都不去清剿呢?”魏民生疑惑地说。

    “这龙洞湾的得名就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天然的洞穴,内部空间很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