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3章 员工福利 2(第1/2页)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为工地上的劳动者来说,居住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劳工们,几乎工资收入的一半都用于了居住支出。

    加上那些因为高房租、高房价拉高的各种日常消费水平,相当于他们收入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伟大的房地产事业。

    可这民生公司却用极低的价格,为所有进行过身份认证并为公司工作的人都提供了居住的地方。

    虽然开始的居住条件仍然是集体宿舍,但最先在湖中修建的的环岛上,已经在进行打桩的操作,据说是为了修建专门的员工居住区。

    在华国的地盘上,房子哪能够想修就修的啊!

    可当地相关部门找到民生公司的刘梦玲之后,她说:“这是我们为员工修建的临时工棚,治理合同结束之后,我们会主动将其撤除的。

    这些工棚在修建好之后,只对在公司参加建设的员工提供,并不会对外出租或者出售,不会对现有的住房格局产生影响。

    而且,按照合同约定,我们民生公司在治理期间,拥有对这些地方的完全使用权。

    这员工宿舍作为治理工程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有权自行作出安排,相关的责任由我们自行承担。”

    前去沟通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嘴巴都快气歪了。

    还临时工棚,这世界上有哪个地方会修建一个占地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临时工棚?

    而且,这所谓的临时工棚看样子还不是只建一层。

    只建一层的话,用得着打那么深的水泥桩吗?

    不会对现有的住房格局造成影响,看他们这些前期工作的架式,完全有修建成一个小区的迹象。

    这么大的一片居住场所,至少可以解决数万人的居住问题,怎么可能不对周围的住房市场造成影响?

    可作为一个涉外的省级重点工程,就算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也只能够层层上报,并等待上级部门的决定。

    而且,那民生公司负责人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他们的治理工程总工期只有二十年。

    按照合同的约定,就算是这些房子修起来了,这些土地也只有最多二十年的使用期限。

    别说办证的问题,就算是上面开绿灯给他们把证办齐了,但这只有二十年土地使用期的房子有谁会买?

    这么大的投资,只为了修建一个最多能够使用二十年的居住区,而且还不可能通过出售来收回成本,只能说这民生公司确实是财大气粗了。

    没有用多长的时间,环岛上那些地基就打好了。

    只不过,民生公司随后运来的那些材料,完全就是工厂定制的标准化模块。

    只需要用塔吊把它们一块块地吊送到指定的位置,用螺栓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这样的模块化建筑,修建起来速度几乎可以达到一天一层,但如果要拆卸的话,花掉的时间更少。

    那些相关部门看了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麻烦可以去找。

    你说这是违建,可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人家在约定的土地使用时间内,在工地上修建一些自用的临时工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你说建筑的环保不达标,可他们全部使用的是标准化的模块,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几乎只有传统建筑的半成不到。

    而且就这半成不到的垃圾,都被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你还能说什么?

    你说这些土地的使用仅只有二十年,好吧,等二十年使用期到了之后,他们完全可以把螺栓一取,所有的建筑都可以在几乎没有什么损失的情况下,直接搬迁到其它地方去。

    最多,损失一些拆卸安装费而已,这点费用,对于一个可以承接数百亿滇池治理工程的民生公司来说,根本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