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八五章高粱酒(第1/2页)  道墓天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们既然是守墓人为什么要把金太祖的尸体挖出来呢?”董廷华好奇的问道。

    村长皱了皱眉头,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族中那种最初对皇族的敬畏与信仰已经消失,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谁都想着挣钱。

    这个守墓家族守着金太祖的皇陵已经一千多年,在家族长老的协商下,他们决定挖开金太祖的陵墓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可是挖开皇陵,里面除了一具棺材什么都没有,当打开棺材,发现金太祖全身金黄,一个个像是鳞片一样的东西挂在身上,众人都以为是黄金,兴奋不已,大呼发财了,可是当年长的长老看后大惊,金太祖竟然变成了三大邪尸之一的金甲尸。

    几个主张挖开金太祖陵墓的长老当天夜里就死于非命。

    当然这些事情不可能告诉双尾蝎,周天翼等人,村长编了一个谎话,骗过了苗伟强,董廷华等人。

    周天翼,双尾蝎当然不会轻易的相信村长的话,但是也不想追问下去,这里面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再问下去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周天翼,双尾蝎,苗伟强,小乞丐,董廷华喝着东北的高粱酒,吃着烤全羊,满脸的陶醉。

    “这是什么酒,好烈啊,喝的我全身发热!”小乞丐端着大碗说道。

    “这是东北最出名的高粱酒,我们家每年都酿上那么一大缸,喝上整整一年!”双尾蝎说道。

    “这个酒都是我们自家酿的,不是在超市里买的!”村长说道。

    “这自家酿的酒就是好喝,带劲!”苗伟强说道。

    “蝎子大哥,赶快说说这酒是怎么酿的,等我回家也自己酿酒喝,现在卖的酒里面都放酒精,没这个好喝!”小乞丐说道。

    “这种事情还是让村长大叔讲的好!”双尾蝎说道。

    “好,我就给你们讲讲这个酿酒的过程,要说这个酿酒啊,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杜康···!”村长说道。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洛阳人、汉代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酿酒的过程主要分为七个步骤·····!”村长继续说道。

    董廷华,苗伟强,小乞丐,周天翼静静的听着,双尾蝎却是喝着酒吃着肉,满脸的微笑·····!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