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回 “孤雁”长调惊四座 主人慷慨设晏请(第1/3页)  孤雁,请不要爱上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可以说个个是能歌善舞,虽然“孤雁”不曾专业地学习过音乐,但他嗓子是天生的洪亮清澈能,能唱出高音也自然是不足为奇。正因为此他的聪明才有了用武之地,用他高音的特长去搏上一搏,也省得太薄了贝丝小姐的颜面。又加上他考虑到贝丝小姐刚刚所唱的那一曲升高了几格的“月光之下”与蒙族歌曲的“月光下”颇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处,索性便决定以蒙族的长调为头,把自己所擅长的蒙语的“月光下”同法语“月光之下”试作一下结合。主意倒是不错,只不过,他又哪里知道法语的这首“月光下”不光好听,它的由来还拥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据说这首歌是通过一个年轻的姑娘留在留声机的18秒的音频恢复出来的,正是由于它的曲意曲调的美妙,才使得这首歌曲流传至今。可能吧,人类所喜爱的美好事物都有惊人的相似性,虽是拥有着不同的国界,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种族,但对月光下的美丽的赞美却都是相同的。

    原由于此,遂只见“孤雁”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又把先前主唱递过来的话筒调了调高度,好更方便更加舒适些。再之后,他又在大提琴的几处琴弦上试拔了下,找出了他需要的音节。他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他并不会拉大提琴之故,他只是见到大提琴在结构与草原上的马头琴相似,所以就按照马头琴的规律试摸索了下,为长调打底。连拔了几下,“孤雁”找到了规律,遂心中也有了底,于是便向众人发出了“可以开始”的示意。

    演唱开始了,“孤雁”闭上了眼睛,细细品着音色拔弄起了那些单弦,紧接着“唉……”的一声长调从他的口中源源不断地传出,时而扬声升空,时而顿音入地,一气之下居然被他拖出了有三五分钟的时长。而且,这还不算,为了与那首法语的“月光之下”更为融合,他还有意将刚刚学会的调子融入到了自己的长调里边,真可算是一个十分漂亮的过门。

    “孤雁”的这种原生态的唱法在巴黎的这种场合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声音一出,在场的人不知有多少就为之所动了,刚刚由于贝丝小姐歌声的结束餐客恢复了的动作又全都停了下来,个个凝神屏气地再次朝音乐台方向注视了过来。这些人为之所动,那可觉不是因为奉承,而是由于“孤雁”的实力所至,要知道能在这用餐的都是些上流人士,他们对于音乐的讲究非一般人可比,更不是一小般的所能就能够打动住他们的。然,最为动容还不是这些人,那几位音乐老手才是最明了的知音,他们是最先用自己的行动作出响应的。只见,那位小提琴手最为积极,在“孤雁”的长调刚刚终了之时,便用欢畅的小提琴的乐调为“孤雁”接了上去,替他完成了那歌曲前的完美铺垫。有了小提琴的伴奏,“孤雁”就更为自己的歌曲找到了基调,于是他伴着小提琴的节奏用蒙语唱出了他所识的那首“月光下”。直到这时,贝丝小姐才如梦方醒,也许是她太过动情,完全随着“孤雁”的长调走到了梦中,听到小提琴的音起时才想起了还需伴奏的事,也行动了起来。如此这般,歌曲所需要的几个条件都齐备了,“孤雁”的前奏也歌罢了,他还为贝丝小姐专留了一个特别的过门。贝丝小姐这回可没有走神,心领神会,恰到好处地接了上去,为“孤雁”的“月光下”接入了优雅的女声的法文版的“月光之下”,而之后“孤雁”的声音又变成了低音,配合着在贝丝小姐每段的最后作出了和声。

    “哇哦!……”歌声还没有结束,就已经有人在开始惊呼鼓掌了,可是他的这些举动却换来的是好多双眼睛朝他望去,让马上他闭嘴。“哦。好。好。”他连忙收住了声音,然后把鼓掌变作了节拍,并紧紧地跟在歌曲的每一个音节上,生怕落下一段。

    歌曲的□□终于到来了,贝丝小姐依然还唱着高音,那个主唱也加入了进来,同时在帮着她和唱,而“孤雁”则选择比他们要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