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回 老乌匠心巧设计 首次打狼试胆魂(第1/3页)  孤雁,请不要爱上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大自然的孕育下,草原上的孩子总是会比内地的孩子成长要快些的。转眼间,三年多过去,小家伙已经三岁有余了。老乌虽然很爱孩子,但并不溺爱。自小家伙会走路起,老乌便让小家伙骑小羊玩。每次只要是风和日丽必定会带着这个小不点骑马放羊,扛枪打猎。狼,很多人认为那是蒙古人的图腾,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误解罢了。草原上的人们敬畏狼,也憎恨狼。因为从古至今狼都是蒙古牧民最大的天敌,他们养獒犬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防备狼的缘故。这些天,老乌早上放羊时发现总是会少了这么一两只,而且在羊圈里还星星点点的出现过一些抓痕与血迹,就连那条獒犬也受了伤。老乌一看便明白,是因为今年水草不好,导致狼的食物大大减少,所以就只能争对自己家的羊下手了。在草原,平时如果狼不招惹牧民,牧民是不会主动去打狼的。因为草原人有他们自己的信仰,一切生命都是长生天的安排,是不可以随意被剥夺的。但现在狼已经影响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自家的羊不再受侵扰,老乌不得不作出了打狼的决定。此外,老乌决意这次打狼,只要在自己能确保安全情况下,一定把小家伙带上。一是为了锻炼他的胆量;二是告诉他如何才能在草原上生存。早早的,老乌便把□□擦拭了一遍。那是一把制式半自动□□,在这里拥有这样的□□是特许的,因为蒙民们除了打狼护羊外寻边也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是子弹剩下的不多了,为了以防万一,老乌还把祖传的鸟铳、弓箭、勾刀都准备齐备了。再有就是铁夹,绳套、诱饵、馅井也散布在了狼必经的路上。这一切都是生存的安排,生存的指示。因为对于牧民来讲,狼确实是他们的敬畏,但为了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他们无可选择地要向他们的敬畏发出最执着的挑战。

    草原的月色是迷人的。十五的月儿会升起在那天空之上,那圆月属于卿卿的佳人耳,更属于那狼。没有一种科学理论去解释狼为什么喜欢在月圆之夜哀号,只知道它的叫声是一种命令,一种攻击的命令。在它群体里面更是一种阶层的象征,只有领头的头狼才有这样嚎叫的权力。或许是因为这些天老乌守的特别紧的缘故,狼无法也没有找到靠近的机会,因此这几天没有再出现丢羊事情。但老乌却也没有抓到或者打死一头狼,不免心中有些郁闷。白天在寻视时确实也发现了有好些处铁夹、陷井被引发,但那也只是只见踪迹不见人儿。老乌心里盘算着,如果再天天这样下去,狼是不敢来了,自己恐怕也会累的站不起来的。还是得想个办法把这群狼引出来消灭掉才是硬道理。再说守,也有好些天了。由于饥饿狼的忍耐恐怕也到了极限了,弄不好为了食物真会来个鱼死网破。与其到时候跟饿狼拼命,还不如早想计策为宜。恰逢今晚又是十五月圆夜,老乌决定撤掉一些陷井让出一条路放狼进来,然后再来个瓮中捉鳖。于是早早的,他就让母亲与妻女躲进了毡包,用木板把毡包门堵死。并把那勾刀、木棍与獒犬留给了她们,离开时还特地反复交待了下应该注意的事项。才自己则带着枪和绳套,牵着小家伙分开而去。本来带小家伙去,妻子和母亲是很反对的。毕竟不是平常的打猎,但最终还是敌不过老乌的执拗只好依从。就这样小家伙跟着老乌从天刚擦黑起就趴躲在了柴堆后面,等待着狼的到来。这是一个精心挑选的有利地形,是在一个缓坡的上方。在这里,毡包、羊圈可以直收眼底。为了消除自身的气味,老乌还特意地弄些马粪撒在了周围。根据时令,这个地方会是在毡包的下风向,绝对是个好猎手的选择。

    漫长的等待是枯燥的,更是乏味的,还带有些许的紧张。对于小家伙来说,别看平时胆也蛮大骑过马驹打过枪。但对于这样真枪实弹的打狼还真是头一次,难免有些紧张。特别是想起父亲平时讲述的关于狼的传说,狼的凶狠,加之孩童本身对夜晚的畏惧,使得小家伙颇有些不安。时间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