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百五十一节 “合生诚”纸行(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管事的从铺子里抢上几步迎了过来,道“东家……”

    轿中人没有话,只点了点头。轿子便直接抬进了店铺旁的一扇大门里去了。

    轿子落在院子里,郝掌柜从轿子里出来,他大约四十出头年纪,生得俊朗儒雅。因为行二,大家都叫他“郝二”“郝二爷”。在广州市的工商税务登记册上,郝二是这家“合生诚”纸行的老板。

    他没有和掌柜和伙计寒暄,而是自顾自的进了纸行的后院,只有贴身的仆役跟随着。

    后院是他的居处,不过这里并无眷属――郝二的家眷据都在乡下的田庄里住,这里只有“日常使用”的“通房丫头”在。

    见他进来,通房丫头赶紧迎了出来,福了一福

    “老爷。”

    “掌灯。”郝二着,“再去预备一桌饭菜来。一会送到书房。”

    “是,老爷。”

    “饭菜送来之后,你自去用饭休息便是,不用在这里服侍。”

    他每个月来这里七八次,每回几乎都是如此。通房丫头也不以为怪,自应了去了。

    郝二吩咐完之后,便与两个贴身仆人进了书房所在的偏院。从这一刻起,除了一会要来送饭菜的通房丫鬟之外,便没有人能进这个院子了。

    一个仆人先他一步走进书房,点着了里面的“澳洲油灯”。瞬间,黝黑的房子里大放光明。

    “太亮了,调暗些。”他吩咐道,“郝平,你在这里看着。”罢带着另一个家仆往书房后面而去。

    书房后面,是一个不大的院落,点缀着假山树木。假山有个洞,走进去里面却布置的时分雅致四面都是石条砌铺,居中是一张石桌,四个石礅,还有些精致的陈设。他点了点头,掌灯的郝安放下灯笼,将一个石礅挪开,下面却露出个铁环来。

    郝安握住铁环往上一拽,一块石板竟给他掀了起来。一股阴冷潮湿的空气铺面而来,在灯笼光线下,依稀可以看到有石阶通往下面。

    一主一仆悄悄的沿着这石阶往下走去。下了十几阶便到了底,俩人继续往前走,走不多远,远处水声潺潺,眼前却是一条暗渠,水面上系着条舟。

    这里是六脉渠的一支分支。此刻,郝家主仆二人正在纸行街的街面下面――这道暗渠颇为古老,是宋代的遗存。在广州城里除了暴毙的王大鸟,无人知晓还有这么一条暗渠。

    郝安撑着竹杆,船在污水中缓缓前行。漆黑的渠道理,全靠挂在船头的灯笼照明。

    昏暗的灯笼照亮了污浊潮湿的渠道,在灯笼的烛光下,可以看见墙壁上经年累月留下的污痕。有时还露出一些树根的须条和蚁穴。船在污水上缓慢的飘着。

    渠道水面甚宽――这里原就是天然的河涌,几百年前,都是行得了船的城内通衢。年深日久,排水排污变得肮脏淤塞之后才盖上顶成为暗渠。早年的暗渠还有人定期清淤,后来年深日久,无人过问,多年没有清淘的河涌里垃圾堆积如山,有时候船只能勉强从冒出水面的垃圾粪便堆中间曲折绕过,有时则干脆搁浅在垃圾污泥之上,不得不用竹篙猛撑才能脱困。

    成群的老鼠在垃圾和污水间逡巡着寻找食物,各种动物的尸体被啃咬和腐蚀的不成形状,间或也能看到人的残骸,有的是在河涌里落水死得,漂进渠道里的,更多的是死于非命,尸体被丢进渠道里来得。

    恶臭污浊之气那是不用了,两个人都戴着面罩,里面夹着避秽解毒的药物,即使这样,也让人觉得胸闷气短。要不是时不时可以看到亮光的排污口上送进来的新鲜空气,真是憋也把人憋死了。

    船在一处石阶旁停了下来,郝安举着灯笼低头在前面走,不时回头瞧上一眼。郝二背着手跟在后面。转过几个弯,主仆二人来到尽头。一扇发黑的木门出现在二人眼前。郝安让出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