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节 海上巡逻(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祁峰提到“海军”二个字,让她忽然想到了自己明天还有任务――得上高雄去运货。

    这下李华梅不由得万分的不情愿,要按照过去的脾气,她早就把这事往后推一推了,但是想到自己肩负的卧底重任和姐姐的下落,急切的想为祁峰搬砖的念头顿时冷了下来。

    “不,嗯,大人……不,首长,要送您去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之后就要去高雄,要不……首长您在琼山等我的船回来……”

    “哦,你要去高雄啊,那就不麻烦了,我主要是想多运回些砖瓦来。可惜可惜。”祁峰搓着手有点遗憾的说道。

    “啊,我从高雄一回来就送您去……”

    在这之后也不知道到底说了些什么,由于意外的邂逅导致的小鹿乱撞,李华梅金币也没换成,只好回来再说了。一路上还在痛骂自己没出息,连句整话都不会说了。

    一艘单桅巡逻艇正在香港附近的外伶仃洋海域满帆航行着。

    这种轻快的单桅三角帆船虽然吨位不大,但是速度快,航向灵活,加上甲板上一门打得又远又猛的大炮,外加二挺打字机,在南中国海沿海就是横着走,更何况这船上还挂着启明星旗――如今的南中国海霸主的旗号

    赵猪笼――官名助隆――正矗立在驾驶台后面,用望远镜搜索着海面。他的船属于驻香港的海岸警备队,专门负责对香港周边海域进行全天巡逻,弹压一切海盗行为,保护航线和渔业生产安全。

    这个任务很枯燥,基本就是沿着一定的航线进行巡逻,对遇到的可疑船只进行盘查――特别是那些没有悬挂元老院航行许可旗和捕鱼旗的船只。不过对赵猪笼来说,这样的航行还是轻松的。他的腿脚有点毛病,经不起经年累月的航行,这样只要白天出海,晚上可以安心睡觉的工作很适合他。

    赵猪笼喜欢别人叫他赵大,后面跟“哥”也可以,跟“爷”最好,“伯”也凑合,“叔”也勉强。尤其不喜欢别人叫他的大名。

    这个烂名字是他爹给他起的,赵猪笼的爹说:“猪笼进水满是金,我们打鱼的,不进水进哪里?”

    赵猪笼的爹叫赵金海,在赵猪笼十五岁的时候死了,在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里,连人带船都没回来。

    赵猪笼的娘一直说,他爹的名字起错了,金海金海,那是进海啊,进了海,哪里出得来。

    赵猪笼十五岁没了爹,十六岁跟本家二叔出海,十八岁入伙金大雄的海帮。隔了一年,金大雄在打劫一条福建船时挨了一火铳当场毙命,他的帮也散了,赵猪笼跟几个相与的好的兄弟一起投了诸彩老的大帮。

    在海上纵横了十几年,出生入死,总算也混到了有一条自己的小船,衣食无忧。没想到诸彩老一仗大败,大帮就此溃散。赵猪笼跟着自家伙的头目一起跟着施十四又投奔到临高的澳洲人这里。

    赵猪笼跟着老大们一样的也剪了头发,换了衣服,进了学习班。经过半年“政治学习”,他居然考出了丙种文凭,被昔日的老大揶揄:“赵猪笼,看不出,你还是个读书种子嘛!”

    赵猪笼只是笑笑,不说话。他长年漂泊海上,一条腿受了风湿,有点瘸。读书是为了想留在岸上,胡九妹胡老大不就洗脚上岸了?

    但是他还是没有能上岸。澳洲人看他腿脚不好,没有让他进海军,而是让他上了货运船。赵猪笼也改名叫赵助隆,分到一条小船跑货运,自然也成了海军预备役少尉。

    开始是在临广线跑了两年,后来进了大波公司当船长,继续跑沿海的定期货运航线。再后来发动机行动开始了,护航警戒力量需要大规模的扩编,熟练水手太少,一时间连合格的船长都凑不齐。赵助隆即当过船长,又有战斗jingyàn,于是又被重新征召回现役。由于他的腿脚有毛病,不适合长期队列服役,为了照顾他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