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九节 金六顺(第2/3页)  临高启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还要种?”

    “是的。”金六顺点头,“尼首长说了,养马是很大的学问……”

    他开始兴致勃勃的说最近他学到了什么。看到姐姐对屋子里的大铁轮子很感兴趣,又说起了他刚刚知道的许多新名词:螺杆、万向节、杠杆……这些东西都是他非常感兴趣的新事物,也是他一直缠着“小先生”们,求着他们解说的东西。

    说着他又献宝似得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小水车模型――水闸房里堪称“家徒四壁”,只有一张粗糙长凳,金六顺就在墙壁上挂个篮子用来储物。水车是芳草地教学小组的一个学生为他做得,用水车推动的一个风扇,用来说明水力的做功的教具。

    “姐姐你看,”说着他把小水车放到了水渠里,水车转了起来,带动着风扇也飞快的转了起来。

    “这好玩。”金五顺也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个精巧的木制模型。

    首长们不论干什么都很有学问。她看弟弟还站在水渠里兴致勃勃的看着水车就说“你坐下歇一会,不要玩了――现在水还冷。”

    “这可不是玩物,是‘能量’呀,这是水的‘力’,还有风的‘力’,火的‘力’――那些在朝天浦不用划桨使帆的,一跑就冒黑烟的船就是水和火共同的力……”

    金五顺点点头,她对弟弟说得一切都不甚明了,也不是很想明了。但是看着弟弟如此的喋喋不休,兴致勃勃的摸样,和以前的混沌粗野,只知道玩弹弓,打兔子,摸鱼的野孩子判若两人。

    “能也好,量也好,你赶快给我从水渠里出来吧!”

    “不碍事,一点小活计――这里一天到晚没什么事情做,就是守着闸门。要闲出病来了。”金刘顺满不在乎的说道,“只好多看书了。”

    “你能看书认字了?”金五顺很是惊喜。他们家是世代的贱民白丁,在李朝时代贱民读书认字是大逆不道之事。

    “是,不上夜班的时候每天都去夜校上课,那里有几个小先生学问很大。不光能教认字。懂得东西真多。”金五顺羡慕的说道,“到底是大宋来得!”

    由芳草地学校的高小学生组成的第一批“教育部分遣队”已经到了济州。他们分批前往济州和台湾,除了充当文职和技术人员之外,空闲时间还用来充当教员,为净化营地的难民进行扫盲。

    本地的带路党和奉公队中的可造之材也能享受这一待遇――毕竟要让他们掌握汉语汉文才能有效的对其加以利用。

    金五顺也在扫盲班学习,虽然普通话学得不坏,但是认字写字的水平就含糊了点。

    她弟弟从墙壁上的一个篮子里拿出了一卷纸打开:这一卷纸上的四个字她认得二个:“济州”。他弟弟读了起来:“济州新闻”。

    《济州新闻》是由济州岛前委编撰的一份对开小报,专门针对济州本地的百姓和难民营的难民。不定期出版。济州本地稿件写好之后用无线电拍发的形式发出,由《临高时报》社负责具体编辑和印刷出版。

    执笔的人基本都是元老――归化民干部还不能够按照“元老的作文”模式来写报道。因为针对的对象是文盲和半文盲,所以遣词造句尽量简单,用字也尽量用笔划少的。内容以本地新闻、各种行政命令和简单的教学科普内容为主。一部分内容就是摘抄自《临高时报》。

    报纸的头版头条是黑色粗体的“行在快讯”,大致就是临高时报的报纸摘要。

    “马袅工业区二号高炉已于本周点火一次成功!”

    “为博铺公社工人新村三期今日动工,预计将在六月底完工。完工之后,将为工人提供一百二十四套住房,预计将大大缓解工人住房困难的状况……”

    “本月十日,炮舰春潮号在博铺造船厂正式下水,海军军令部部长陈海阳少将出席了入水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